第14部分(第3/4 頁)
忽然指著一艘高大精美的龍舟喊道,“快看,那不是蕭家的龍舟嘛。”
沈珍珍順著三郎的手指望去,只見那一艘龍舟上有著精美金雕的龍頭,龍舟上飄揚著一面紅色的旗幟,旗幟上寫有蕭字。龍舟上坐了二十餘人,一個年輕非常的鼓手颯爽英姿地站在鼓下。二郎細細一看,那鼓手莫不是蕭郎君?沈珍珍一聽忙踮起腳尖,揚著脖子看那鼓手,可不就是蕭令楚!只見他穿著一身紅的上身布衣,下身著褲,頭上圍著一個紅色的頭巾,整個人看著十分精神。靠近蕭氏龍舟的人群中,不乏激動的小娘子,狂熱地喊著,“蕭郎君!蕭郎君!” 沈珍珍差點翻起白眼,覺得蕭令楚完全把自己裹成了一個大紅包,竟還有這麼多小娘子賣力地吶喊著。
隨著一聲擊鼓聲,龍舟競渡開始了,河面上鑼鼓喧天,眾劃漿手隨著鼓點聲賣力地劃了起來,龍舟很快就飛馳起來,遠看著江上的幾艘飛馳的龍舟,就如條條蛟龍在江中翻滾,好不壯觀。各個龍舟都向著插著錦綺彩竿的終點飛馳而去,圍觀的人群隨著那龍舟移動的方向,沿著江邊邊走邊熱情的吶喊著。
陳益和笑道,“我看這次必然是蕭家的龍舟拔得頭籌,你看那船做工精巧,吃水有力,加之那些郎君們配合的極好,龍舟划起來的速度明顯比其他的龍舟要快。”
果不其然,最後就是蕭家的龍舟勝了。蕭令楚被眾劃漿手擁在中間,頻頻向人們揮手。沈家兄妹與陳益和看了熱鬧,邊沿著江邊慢行,說著最近的趣事,陳益和跟沈珍珍描述著兔子花燈的形狀,沈珍珍一邊想著白兔狀精巧的玻璃花燈,一邊對西京的上元節心生嚮往。二郎三郎則跟大郎說著學院的趣事,兄弟幾人邊說邊笑。
蕭令楚下了停到江岸邊的龍舟,看了看江岸邊的人群,他剛剛似乎看到了沈珍珍那雀躍的身影,莫非是看錯了?蕭令楚邊走邊揚著脖子看,忽然看見了二郎三郎,概因雙生子在人群裡因為一模一樣的面容而十分明顯。
在雙生子旁邊,那邊笑邊說的可不就是沈珍珍和那個姓陳的郎君。怎麼沈珍珍一見那陳郎君就眉開眼笑的,每每見了自己就是翻白眼,就連他那日救了她,連個勾都不願意跟他打,簡直是小氣至極。越想越覺得沈珍珍對人偏頗的蕭郎君就向幾人奔去,也顧不得路過的各家熱情的小娘子們火辣的目光,滿眼都是沈珍珍和陳益和的笑臉。
沈珍珍一抬起頭,遠遠看見一個移動紅包在朝這邊跑來,就知道蕭令楚這又來湊熱鬧了,暗想這回這不會說話的蕭郎君可千萬別說出什麼不中聽的話,直接毀了大家愉快的心情。果不其然蕭令楚剛到跟前,先跟其他幾人略打招呼,就直接問沈珍珍,“今兒端午可吃了粽子?”沈珍珍笑著點了點頭說,“多虧陳阿兄從揚州城的德味齋買了兩盒粽子,我和二兄三兄才吃到了美味的香粽。”
“德味齋?德味齋有什麼了不起,你喜歡吃,我下次給你買十盒它家的點心。”說完蕭令楚還掃了一眼陳益和。沈珍珍額頭的汗瞬間就冒了出來,玩笑道,“這可是你說的,到時買不來我可不依。”蕭令楚一聽可急了,“怎麼能買不來,那鋪子。。那鋪子就是我們家的!”
雙生子畢竟是蕭令楚的同窗,對其脾氣略有掌握,趕忙岔開話題讚道,“蕭郎君家的龍舟拔得頭籌真是厲害。”蕭令楚這才臉色好了些,點頭道,“平日都有訓練的,今日才會配合得好。”就這樣,蕭郎君硬生生地擠入了沈家兄妹的小隊伍,有一搭沒一搭的□□珍姐和陳益和的對話,可把珍姐說得彆扭極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覺蕭郎君看陳郎君的眼神像利劍!
☆、沈家人返京,沈珍珍遊西京遭遇安城公主
上元元年過得不緊不慢,轉眼就到了年底,恰沈二老爺在平安縣這任上任期已滿,必須在年底的十二月上旬就趕到西京城向吏部述職。
沈二老爺到達西京後,想想這些年在家的老母親和兄長,看著久違的西京城感慨萬分,跪在母親的腿前哭說著不能在母親身邊侍奉的種種不孝,而沈老太君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小兒子,不禁熱淚盈眶,雖說這些年在西京城中不斷的收到來信,大兒也寬慰自己小兒在江南一切都好,作為母親到底是對孩子放心不下。
沈大老爺見到弟弟,自然也是高興非常,安慰兄弟安心在西京城中等待,因三品以下官員主要由吏部考核,身為吏部官員的沈大老爺對兄弟的升遷還是有信心的。
沈二夫人將沈二老爺的一切物什打點好,送走先行進京的夫君。待沈珍珍兄妹幾人放假,這才帶著兒女們一起踏上了返回西京的道路。這一路上她惦記的的重要事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