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頁)
還是自身價值上看,檀木不應該這麼貴的。大家如果有心的話,多蒐集一些北方漆器吧。
火禮、
景泰藍花瓶一對。
景泰藍、景泰藍,顧名思義,自然是景泰年間出現的藝術精品。這幾年,工匠手藝日趨成熟。送禮的形制定在高三尺的大件。
這次也是下了血本,一方面要留給世界一個驚喜,一方面也是為了將來的銷路做打算,因為再過三年,景泰藍技術就要向民間公開了,當然僅限於國內,到時候,景泰藍如果成為繼瓷器之外另一個出口大件,您說該有多好!
土禮、
玉雕球形香薰一件。
這個時代,經常有西洋人舉著圖紙來中國定製各種物品,因此,王坤管理的宮坊之中,保留著很多這樣的圖紙,送他們的香薰,是一個直徑在一尺五的地球儀。
外面用俏色鏤空雕繪出地球幾大陸的圖案,但小朱忘記北極、南極的具體形狀了,剛好又是底部裝火料,頂部部裝香料的蓋口,只好來個大寫意,象徵性的進行了繪製。至於澳大利亞等地方的形狀,也基本如此。
但亞洲,尤其是南洋諸島,則儘量寫實,目的也是向對方宣告,合作開發可以,要想拋開中國,門都沒有。亞洲可是我們中國的一畝三分地兒,誰也甭想摻合進來。
水禮
最後一件,當然離不開瓷器,現在的崇禎青花瓶,講究用“蕉葉紋”來裝飾口足,同時以《西遊記》《三國演義》裡面的著名場景做畫,既有人物,又有風景,還有連貫的故事情節,不晃死他們才怪。瓷器的形制,竟然是大型檯燈。這種兼具東方、西歐風格一體的油燈,在西方很有市場,外形同樣是西洋人定製時留下的圖紙。
一共十五大件,內閣九卿他們看完之後,都有些驚異,他們認為,這些物件都是日常用度,用於國家之間的饋贈重禮,有些,有些太低俗了。至於價錢上,現在國家富裕,物價也有所下降,十五件大禮不過就是三萬兩白銀,花的倒不算太冤枉。
漆器、玉雕、景泰藍、牙雕、金絲鑲嵌、漆金鑲嵌、宮毯、京繡,號稱燕京八絕,從這個名字來看,這八件物品都是在大明時代得到發展、完善的。技術也達到成熟,其中:牙雕、漆金鑲嵌、宮毯、京繡,費用過高,耗時太長,小朱也就放棄了。剩餘的四件,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就足以完活兒。
“皇上,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國之禮,不可疏。臣等想,還是要讓那些個番夷敬慕我大明禮儀才好!”
老錢還是沒死心。希望皇上能批准他之前報的禮單。
“呵呵,錢先生所言甚是,但朕看那範西禮,便足以知其國風,與其給他們禮器,然後不知所以然的存放起來。不如用這些東西,去打動他們,好讓他們於經常使用中,時時對我中國產生崇拜之心。”
“吾皇聖明。”
這事兒老錢他們也沒太跟皇上這裡抬槓,反正是互相饋贈禮品,像他們之間的禮品,除了字畫金石之外,最多還是阿堵物呢,不是比人家小朱的禮單更俗?再說又不花國庫的銀子,所以,一句‘吾皇聖明’這事兒也就定了。
……');
第十六章:虎臣隕落
除了三國國王的禮物,小朱還特意給法國那個紅衣主教黎賽留挑揀了一些禮品,但這老哥的禮物,小朱就沒怎麼花費心思,無非就是從官窯之中,拿幾件青花瓷器送過去,也就是了。
倒是法國的那位即將出世的太子爺,小朱琢磨半天,也沒想好該送什麼。後來還是費力給他出了個主意,送小丫挺的一套馬具,包括馬鞍子、馬鐙子、馬鞭子,還有馬刺配飾等等等等。
聽費力說,馬刺這東西是歐洲冊封貴族時的標準禮品,想想,西歐的君主未免太摳門了,送還不送好點?所以,這些馬具,小朱特意讓王承恩從東廠庫房裡尋一套金鑲玉的上佳裝備,好像最早還是馮保的傢什兒呢!
大夏天的,範西禮帶著三大箱、十七小箱的國禮,樂顛顛的又回歐洲去了。他如今的一來一往,可說是足吃足喝足拿的優差。戰船也換成荷蘭的一級軍艦聖安妮絲(Ses)號(原來的被小朱強留了,這是另外一艘)。
小子因為之前參加過天主教派的軍隊,現在身家也有了,榮譽也全了,又跟法王攀上了遠親,自然不想再冒險參戰了。但他的藉口卻很毒辣,
“我為上帝履行過義務,現在也不想再與當年的戰友為敵,更何況,我現在承擔了更偉大的責任,聯絡東西方的紐帶。”
如此‘義正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