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佈防重點放在了沿海容易登陸的地區。廣東海岸線綿長,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佈置兵力,總參在沿海地區佈置了四萬人的兵力,而第一軍利用沿海地區公路鐵路交通便利、裝備卡車等車輛多的有利條件,佈置在廣州地區作為總預備隊,說起來廣州也是日軍最容易登陸的地點了。
在全力應對日軍禽獸的威脅時,一條訊息讓呂梁不禁愕然,還真是多事之秋,自己是肥肉嗎?誰都想咬上一口!
壞訊息來自福建福州,福建新軍——暫編陸軍第十鎮向潭州、廈門一線集結,目標直指廣東革命政府,閩浙總督許應騤準備成為滿清圍攻廣東的馬前卒。許應騤督閩已久,在閩浙根深蒂固,因為反對戊戌變法,深得慈禧歡心。廣東革命後許應騤大驚失色,他的老家在廣東番禹,深怕老家受到波及的他立刻派人前往廣東與革命黨秘密接洽,沒想到他的家族在番禹無惡不作,以前仗著許應騤的權勢無人敢惹,革命後又拒不執行臨時政府減租減息、廢除裹腳、剪辮等政策,還派人搶奪政府運輸高產稻種的車隊,被臨時政府下令剿滅,家族成員大部分進入監獄。
許應騤得知此事後大怒,恰逢福建新軍開始組建,他一開始還不上心,家族大變後立刻全力投入新軍的組建之中,並在閩浙大肆宣揚革命軍要消滅地主,分錢分糧分地。在巨大的聲望影響下閩浙地區的大地主捐獻了不少錢財物資,閩浙,尤其是浙江歷來是財賦重地、富庶之鄉,組建新軍的錢糧很快集齊。
第七十八章不自量力
在原本歷史中福建新軍要在辛亥革命前夕才基本完成第十鎮的整編,後來成為革命的主力。現在在許應騤的全力投入下新軍組建速度驚人,從常備軍、綠營及湘軍直接改編來的五千多舊軍成為新軍第十鎮的主力,另外新招募青壯五千人,又透過洋行,特別是英國人的洋行購買了其正在淘汰的步槍、火炮,甚至還有三門機關炮。
第十鎮統制孫道仁(原本歷史中在1906年才擔任)在經過近一年的整訓後向許應騤拍胸脯保證,第十鎮已經成為一支強軍,足以應付廣東亂黨。許應騤大喜,立刻上書表示閩浙軍事準備已經完成,即日發兵剿滅亂黨。原本在1902年被彈劾下臺的許應騤因此受益,繼續擔任閩浙總督。
福建的訊息讓呂梁措手不及,如果沒有日本入侵在即,他不介意順勢擊敗福建新軍,攻佔福建省。可惜此時革命軍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區佈防,準備應對日本人的侵略。面對福建方向的潮州地區只有第三軍第二師一個旅的部隊八千多人,擊敗新軍沒有問題,但抽調不出更多的軍隊用以佔領整個福建省。不得不說許應騤選了個好時候,讓呂梁憤恨不已,既恨許應騤的不識時務,又恨日本的狼子野心。
讓廣東方面奇怪的是許應騤、孫道仁等人哪裡來的自信,以一鎮一萬餘人的兵力就敢攻擊擁有三個軍十萬多人的廣東?調查局沒有得到那方面的情報,呂梁也只能將精力放在整軍備戰上。
剛從日本回國沒一個月,許崇智就被任命為新編陸軍第十鎮第二十協、第一標標統,相當於團長的位置。要知道此人目前僅僅十七歲,小小年齡就擔任標統,但軍隊中都認為理所當然。因為此人是許應騤的侄兒,1901年由許應騤保薦去往日本士官學校第二期炮兵科留學,因為新軍組建,缺乏軍官,此人又被許應騤緊急召回,擔任標統。
許應騤的私宅中,一場晚宴正在進行,桌子上做了四人,許應騤、孫道仁、許崇智,還有一人是與許崇智一起回國的,名為鄧蔭南!
“總督大人,日本人一諾千金,他們只看重廣東的那些工廠,其餘的一概不取。”鄧蔭南笑眯眯的說道。
“你既與崇智一起回來,就是我的朋友,但據我所知,你與亂黨有些瓜葛,朝廷與亂黨水火不容,你豈不是自投羅網?”許應騤突然發難問道。
許崇智東渡日本後立刻被興中會的理念吸引,與孫革、鄧蔭南等人過從甚密。孫革前段時間在廣州感觸頗深,不久後就離開廣州,回到日本後繼續尋找興中會的政治道路。後來西園寺公望派人找到他,說日軍即將攻打廣東革命政府,並許諾事成之後加大對孫革的支援力度,條件就是讓他想辦法擾亂廣東內部。刀架在脖子上,孫革不得不答應,如果不同意,他絕對走不出首相府。
事後孫革仔細掂量,突然發現這是興中會發展壯大的良機——振國黨被剿滅後興中會可以趁虛而入,接過廣東革命力量的大盤,還能得到一大筆發展資金,而且廣東戰爭之後必然出現混亂,這也是興中會發展的好機會。但如何擾亂廣東的後方是個難題,那裡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