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南海方向一條道路。
然後就是華國太平洋艦隊嚴陣以待,等待與遠征艦隊的決戰,總參的計劃中沒有劍走偏鋒,完全是準備堂堂正正的與遠征艦隊決戰的架勢。看來兩艘超級戰艦給了呂海滿滿的信心,只是呂梁懷疑,太平洋艦隊能否在遠征艦隊上百艘戰艦的圍攻下安然無恙。海軍每一艘戰艦呂梁都損失不起,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等待鋼鐵基地再次生產超級戰艦,而且現在鋼鐵基地的職能已經轉向資源提供,貿然轉移方向,會使國民經濟的資源供給受到影響。現實的造船廠卻還沒有能力生產五嶽級戰列艦規模的戰艦,按照建造計劃,目前有兩艘戰列艦正在建造之中,卻不是五嶽級的戰列艦。
即使有顧慮,呂梁在軍事戰術上也挑不出更多的毛病,這不是自己的專業範疇,只能相信海軍必勝。堅定的信念也是一個領導人必需的素質,自己是不是因為舒適的辦公室生活消磨了鬥志?看來是應該多在陽光下活動活動了。
在作戰計劃上簽字後,華國陸軍第六軍度過長江,進入湖北省長江北岸地區,正式標誌著第二次北伐戰爭的開始。在被重兵圍困、各國敵視的情況下,華國毅然透過戰爭做出了最強硬的回應,不退反進,率先攻擊北洋軍。
針對第二次北伐所進行的戰爭準備已經接近尾聲,華軍有能力將四個軍,二十萬人的部隊送過長江,並可以保證足夠順暢的後勤補給,但從湖北一線展開,也是總參的保守策略,這是為了防止日俄兩軍的突然進攻,導致各條戰線吃緊的局面發生。
調查局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情報,比如從東北開入關內的日俄兩軍數量、編制等一清二楚,卻忽視了兩軍士兵計程車氣。十萬俄軍完全有遠東軍區組成,為了減輕後勤壓力,降低戰爭對國內的影響,尼古拉二世要求遠東軍區從這邊就地招募新兵,以原本的三萬人為根基,招募七萬新兵,透過英美援助進行裝備,組成新的遠東集團軍。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遠東軍區根本找不到七萬名新兵,更遑論編制和訓練,為了完成皇帝陛下的命令,軍區甚至在東北招募了三萬名漢族青年充人數,組建了一支遠東特別軍,完全由漢人組成。
久經戰火的俄軍官兵厭戰情緒非常強烈,日俄戰爭之後,俄軍大規模撤軍,能夠回到東歐平原的都是有關係、有背景、又幸運的,留在東北的官兵苦苦煎熬,沒想到回國命令沒有傳回,得到的是再次出擊的命令!即使嶄新的步槍、充足的彈藥、舒適的靴子、美味的軍糧都無法挽回不斷降落計程車氣,從上到下,從將軍到列兵,無不如此。因此直到5月20日,華軍完全控制整個湖北省時,俄軍還沒有完全進入山海關,只有作為先頭部隊的一支騎兵師進入了北京附近。
這支騎兵師是遠東軍區的王牌,臭名昭著的哥薩克騎兵,他們和普通毛子士兵不同,聞戰而喜,屠殺東方人是他們最喜歡乾的事,再加上都是騎兵,當然行進的快。
與俄國人相比,日軍的集結、行進速度更慢,按照舊金山協定的要求,在遼東日佔地區只能由三萬人的部隊,日本軍部本來想偷偷安置更多的軍人駐紮在遼東地區,倒不是為了軍事目的,而是怕更多的軍人回國後無法養活,靠著遼東大片土地,起碼過得輕鬆一些吧!只是現實狠狠地扇了日本人一巴掌,近兩年的戰火,戰事主要集中在遼東半島到奉天一線,無處不在的戰火摧毀了無數的家庭,從城鎮到鄉村,到處都是戰火後的廢墟。老毛子和日本鬼子都不把當地人當人看,燒殺搶掠根本不足以形容他們的狠毒,或者說他們是魔鬼更恰當一些。
因此,這些地區十室九空,生產遭受毀滅性的破壞,農田荒蕪,根本養活不了幾十萬軍隊。無奈之下日本軍部只能把大部分軍隊撤回國內,幾個月後又要再次組織軍隊前往遼東,剛剛遣散完畢好不好!留下各地駐守的軍隊,日本軍部發現只能抽調兩個師團的部隊前往,這與英國人的協定不符,只能再次徵調被遣散的軍人。一來二去,時間都去哪了!
先期抵達遼東的日軍有兩個師團大約三萬人左右,在旅順接受英美的裝備和物資後走陸路,繞道遼東半島,從山海關入關。本來採用海路運輸更加快捷、更有效率,怎奈英美運輸隊有海量的物資運輸任務,至少穿越整個太平洋的運輸任務讓所有的船長髮瘋,哪裡還抽調的出船隻運輸部隊?
第二百六十章戰信陽
“茲令你部堅守信陽,維持目前戰線,不得讓華軍進入河南。袁”北洋軍第三軍軍長吳長純扔掉電文,暗罵一聲,對兩位師長道:“宮保大人的意思很明確,河南乃中原腹地,不可放棄。”
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