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頁)
則是飛艇停泊場。
用來停泊飛艇的場地要求不高,夠平整、夠大就可以了,但野戰機場要求較為嚴格,工程兵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野戰機場的修築,使空軍可以有合適的起降場所。
首次亮相的不僅僅是空軍,還有振**第一支裝甲部隊。從上海港裝運的空軍飛機和零件、彈藥、油料等已經搭載著運輸船航行在大海上,陸軍第一裝甲旅則從寧波港起運,預計將在30日傍晚抵達鹿兒島。
摩托化的陸戰隊、陸軍第一軍和第二軍、裝甲旅、空軍,這些都是物資消耗巨大的兵種,彈藥、糧食、油料、零件等等需要運輸船隊一刻不停的運轉。供應這些部隊讓華國後勤生產和運輸部門耗盡全力,根本無法供應更多的部隊。
這也要求儘快結束對日作戰,振**在九州被動防守的原因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鹿兒島吸引日軍兵力,並實現戰術包圍,打一個大殲滅戰,讓日本高層失去繼續抵抗的意志。
後勤保障力度直接關係到總參戰略的制定,由於前線只能供應十萬人左右的部隊作戰,因此總參的計劃中只是佔領日本九州島,並不會開拓更多的登陸場。以華國目前的國力和軍力無法支撐一場滅國之戰,利用陸戰和海戰勝利的優勢獲取最大的利益是呂梁最終的打算,日本對於華國來說是一個死敵,但目前還沒有能力實現滅國。因此,鎖死日本使其耗盡國力、困死在國內才是最合算的戰略。
計劃中,佔領九州島後,華國就會利用日本國力耗盡、主要兵力拖在東北的優勢與其談判,爭取最大的利益。戰後利用九州島為基地,對日本進行封鎖,使其無法發展,等華國國力強盛後再對臺灣、東北、朝鮮等地下手,相信到時候那些地方失去了日本本土的援助,沒有多大的能力抵抗。
6月30日,日軍繼續攻擊牧園主陣地,宇都宮得到的情報是從牧園往左右兩側都有敵軍的防禦工事,分兵的話會導致主陣地進攻力度的減弱,而且分兵後的部隊沒有炮兵的支援,很難產生效果。因此宇都宮將兵力繼續集中在牧園前線,從凌晨五點開始投入重兵進攻。
坑坑窪窪的戰場猶如月球表面,戰場上的屍體和血水足以讓最堅強的人失去生活的勇氣,死亡在這裡成為最平常的事,日軍士兵甚至不再躲避飛來的子彈,直挺挺的往前衝鋒。他們艱難的越過無數的彈坑,最幸運的日軍士兵在敵軍陣地前十幾米處倒下。
後方,隸屬於空軍的飛艇大隊第一批十艘飛艇抵達鹿兒島南部的停泊場,這些飛艇經過改裝後作為轟炸飛艇使用。
30日上午十點,戰場上空出現了一批碩大的飛行物,在地面上投下了巨大的陰影,日軍中包括宇都宮在內的所有人都在飛艇前短暫失去意識。他們中不是沒有人見過飛艇,但絕沒有見過如此巨大的飛艇,也許在歐洲和美國這樣的兵器不會讓人太過驚訝,但在相對落後的日本,這樣的兵器足以使人崩潰。
但飛艇上第一批炸彈落在日軍頭上後,正在進攻的日軍瞬間崩潰,要不是宇都宮的第十四師團努力維持,說不定近八萬人的九州守備軍會直接潰散。日軍對投擲炸彈的飛艇毫無辦法,槍械對空射出的子彈接觸不到飛艇,宇都宮也得趴在工事裡躲避炸彈,直到飛艇離開後才能起身維持部隊。
飛艇的亮相雖然沒有給日軍造成多大實質性的損傷,但對日軍計程車氣影響巨大,之前日本士兵認為只要拼命衝鋒,總有擊敗敵人的一天,但飛艇的出現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作用,在地面上的步兵無論如何都威脅不到空中的敵人!
第一百六十七章艦隊對峙
日軍的進攻陷入停滯,宇都宮也知道目前計程車氣陷入低谷,此時進攻只能是徒勞無功。看著敵人佔據自己的國土,自己身為軍人而無能為力,這樣的鬱悶讓人發瘋。
從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日軍在這一整天都沒有再次發動進攻,反而相繼抵達的三十艘飛艇對日軍進行了五個波次的轟炸,沒有對空防禦手段,沒有可以躲避炸彈的掩體,無數的日本士兵只能祈禱炸彈不要落在自己的頭上。
傍晚時分,宇都宮盤腿坐在地上,左手扶著菊花武士刀,周圍是幾名高階將領,氣氛低沉的嚇人。
環視一眼硝煙瀰漫的臨時軍營、來回奔走的醫護兵,耳中聽著士兵們的抱怨和傷病的哭喊,宇都宮長出一口氣,開口道:“兩天的作戰我們損失了兩萬多人,火炮損失三百多門,這樣的損失比旅順戰役還要恐怖,好在我們第十四師團主力未損,還有一戰之力。敵人的飛艇轟炸對我們直接損傷不大,只是士兵們計程車氣低落,這需要諸位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