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1/4 頁)
“不想要靠邊去,要不就趕快排隊!”後邊跑過來的災民催促著,暈暈乎乎的夏陸成了領取糧食的一員。隊伍前進的速度很快,到地方給東西就可以從另一邊離開,工作人員安排了五處發放點,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
夏陸眼看拎著豬肉離開的人,心裡急得癢癢,忽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自己去領了糧食,然後讓花枝也來領,自已再去排另一支隊伍,今天說什麼也要領上幾百幾千斤糧食!
和夏陸一樣心思的人不在少數,誰也不能小看農民的智商,縱觀歷史,多少朝代是由農民建立的?多少聲勢浩大的起義是由農民掀起的?這就是所謂的農民式的狡猾,只是,中轉點的發放人員並不準備針對這個問題採取措施。糧食,隨便拿!豬肉,隨便拿!只要你能帶走,想領幾次都行,事實上每人五斤的標準不過是為了讓人走到下一個發放點而已。
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二次接觸
夏陸夫婦總共領了五十斤糧食、十斤豬肉,再多不好辦,發放人都認出他們來,而且也沒那麼大力氣帶走。像夏陸還拉著一輛板車,其他人徒手能帶多少?以身體的虛弱程度、攜帶太多的物資根本走不了多遠。
喜從天降、悲從中來,這樣形容夏陸現在的狀態非常合適,在狂喜中一家三口飽餐一頓,沒想到老孃因為吃得太多,活活撐死了!見識了太多死亡的災民對同伴離去已經麻木,但在這個時候沒了,實在讓人惋惜、悲痛。
好在馬上就看到盡頭,從信陽到長江,再也沒有死亡和飢餓。不過,相比之下從許昌出發的周樹人等人先比夏陸夫婦回到目的地,在調查局安排的馬車和護衛保護下,僅僅三天時間就回到武漢。
回到報社後周樹人向總編輯提出辭職,儘管竭力挽留,但他還是下定決心。北方的遊歷讓周樹人找到了目標,在一年後,周樹人的首部遊記《河南紀實》發表,並在華國國內引起轟動,成為華國建國以來首部銷量超過一千萬的著作。周樹人將從此得到的大部分收入拿出來,成立恢復基金,用於河南災區重建。
在這部書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內容沒有記載,在調查小組出發前,華國派出的密使已經抵達上海,在這裡,他將秘密接觸長居於此的梁敦彥。
時間回到兩個月前,在上海常駐的梁敦彥正在準備回北京與家人團聚,卻在此時收到一份拜帖,這個帖子讓梁敦彥大喜過望,立刻延遲迴北京的時間,等待友人前來。
“梁大人,張康仁拜訪,說是大人的好友。”第二天上午梁敦彥就聽到下人彙報,他立刻走到門口迎接。
張康仁看著這座三層小樓,這裡是北洋集團在上海的秘密聯絡點。想必袁世凱對於南方非常忌憚,不但徵兵備戰,還不忘留下一條退路,讓自己的外務部會辦大臣常駐於此。
“康仁。真的是你,太好了,哈哈哈哈!”梁敦彥上來就是一個西式的擁抱,看得出兩人都很激動,從美國回來後。梁敦彥就失去了張康仁的訊息,如今已是五十多歲的人,容貌隨歲月改變,但仍可以認出這就是自己的小夥伴張康仁。
“崧生,想我們在耶魯大學讀書,那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現在崧生功成名就,身居高位,想必可以一展所學!”兩人都是當年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並一起在耶魯大學讀法律。因此兩人關係極佳。
“先不說那麼多,康仁,裡面請,咱們好好敘敘舊!”張康仁突然到訪,梁敦彥感覺事情不會那麼簡單。而且看他一身華服打扮,鬧不好是華派一方。
四批留美幼童,梁敦彥、蔡邵基等人在北洋為朝廷效力,但大部分泯然眾人、或擔任低階官吏,更有一部分人不知所蹤。而容尚謙、詹天佑等人卻在華國效力,容尚謙擔任華國海軍艦隊副參謀長。詹天佑擔任華國鐵路工程公司總工程師。因此,梁敦彥將其分為北派和華派,如果突然現身的張康仁屬於華派,那他來就需要仔細考量了。
“一眨眼。當年的崧生也變成梁大人了,讓人讚歎!”張康仁笑道。
梁敦彥皺皺眉頭:“康仁何出此言,不過是命好罷了。對了,幾十年沒有你的訊息,這些年你在哪呢?”
“當年我在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讀書,不但取得美國國籍。還成為第一個在美國執業的華人律師。怎奈美國人排華兇猛,國籍和律師資格都被取消,只能輾轉擔任翻譯餬口,潦倒半生。後來華國革命組織找到我,還讓我聯絡其他滯留在美國的同伴回國效力,現在我擔任華國廣州市第一法院院長職務,總算學有所用。”
果然如此,張康仁是華國的人!那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