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包括大量滿族人、八旗兵在內的、受到革命威脅的人全部逃到長江以北。他們的外逃以家族為單位,儘可能多的攜帶金銀珠寶,這讓光復長江以南後振**獲得的繳獲少得可憐。不過,他們家族中的存糧等大件物品無法帶走,有的被焚燒,有的成為了戰利品。而且權貴官員的外逃使光復地區形成了權力真空,一些不法分子趁機作亂,各地都有燒殺搶奪的事情發生。
尤其是南京至杭州這片地區,兵匪盜之流數不勝數,地主豪紳家中駐有堡壘不用擔心,那些平民百姓就遭殃了。振**主力部隊不可能全部用在平定地方,這就要求在新的行政機構和暴力機關建立之前,要有一個臨時性、過渡性的管理機構。
於是,當初組建地方武裝對抗買辦團的那些人成了這項政策的最大受益人,他們被振國黨所熟知,有過合作,手裡也有一定的武裝基礎。以這些人為核心,大量登記在冊的地方民團被建立起來,振**派出部分軍官士兵充當指導員,負責訓練和指揮,維護地方秩序。
比如,江西南城地區的豪紳南文博就成為了撫州市代市長,負責一切行政事務,撫州地區的地方武裝也組成了三千人的民團,負責維護治安的工作。
南文博當初的果斷和勇敢給了江西地區黨支部負責人王強深刻的印象,部隊方面也極力推薦此人,而且,南文博擔任撫州市代市長期間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蘇杭地區是買辦們的大本營,傾向於振國黨的人比較少,所以民團的組建和秩序的回覆工作進展較慢。透過審查,南文博被調往蘇州,擔任至關重要的蘇州市市長一職。
南方的光復近在眼前,江西南昌也與11月7日被光復,之後大軍向江西四周擴散,準備將江西徹底掌握在手中,長江中下游地區只剩下南京一地沒有光復,11月6日上午,第六軍抵達昆明郊外,展開部隊後首先由炮兵部隊展開攻擊,炮轟昆明城牆,並隨之展開步兵攻擊。惶惶不可終日的丁振澤聽說城牆坍塌,亂黨進入城區後,驅散外人,自己在總督府內上吊自盡,算是為滿清主子盡忠。振**對於這種人毫不手軟,佔領昆明後,振**將丁振澤的屍體掛在了城牆上,並在一側豎起木牌:做滿清奴才的下場!
雲南戰事基本結束,攻略四川的行動被提上了日程。在此次北伐中戰鬥次數最少的第四軍已經將部隊移到了貴州和四川的交界地帶,不過與之前一樣,這裡的交通條件讓人絕望,非常不適合大部隊的前進,甚至小規模的滲透都會出現走失的現象。猶如一片原始世界,讓人望而止步。相對來說,雲南到四川的道路也不好走,但總比貴州強一些,所以,第四軍在等待,等攻略雲南的第六軍和三個山地旅倒出手來後,一起進攻四川省。
戰事接近尾聲,更大規模的工作隨之展開,南文博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治安,亂飛橫行,必須儘快結束這樣的混亂局面。隨他一起來的只有五十人的民團,要想穩定蘇州,就必須藉助當地士紳的力量。
革命政府對光復地區的整合有一套成熟的方案,經過福建和廣西兩省的試驗應用,表明這套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第二百三十二章天府之國
雖然有成熟的方案,但南文博還需要根據蘇州地區的實際情況補充完善。原有方案分為四個部分,一是穩定上層,包括地主豪紳、富商、舊式官員等,對於這一批人,自強商會將發揮最大的作用,他們將在自強商會的引導下開辦新式工廠,所需的機械、技術指導、技術工人等都由自強商會協助解決,資金和勞動力由當地解決,工廠開辦後自強商會還會提供銷售渠道,可以說只要加入自強商會,財富將滾滾而來。但是,只有按照政府法律條令辦事的人才可以得到優惠,劣跡斑斑者、欺壓百姓者、反對革命者都不會進入商會,反而還會受到各方面的擠壓。除了工廠,高產稻種是對地主、農民們最大的誘惑,以福建和廣西的經驗,工廠和稻種兩件大殺器一出,無往而不利。
第二部分是組建地方治安民團,在行政機構成熟、警察局組建之前,治安民團的權利非常大,除了少量振國黨員外,大部分都由地方勢力組成。這些民團之後將部分轉換為警察局警員,民團領導轉換為警察局、民兵團領導,這樣的誘惑不可謂不大,這是改朝換代之後權利的更替,地方勢力對此趨之若鶩,比開工廠和分稻種的積極性還高。
第三部分是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是穩定地方的最有效手段。公路、橋樑、水利設施、房屋建設等等,需要海量的勞動力,這將分流大量的無地農民、失業人口、流民盜匪,大大的緩解人口壓力。而且基礎設施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