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打壞了咋辦!”沈洪建蹲在地上不吱聲,聽著地主老爺的教訓,竟然哭了起來,漸漸地哭聲越來越大,四周的鄉親們也圍了過來。
“咋回事啊,洪建,咋哭了呢?”沈洪海問道。
“老爺,你不知道啊?洪建家的生病了,躺在床上好幾天沒爬起來,怕是不行了。”一個熱心人替沈洪建說道。
“真的啊,我這幾天沒在村裡,忙著辦廠的事情,咋,洪建,有病看病,哭個什麼勁,別像個娘們似地!”
“老爺啊,這日子難過啊!”洪建還是哭哭啼啼的,哽咽著對沈洪海說道。
“有啥難過得!地裡的租子不是給你減了嗎,還不到三成,家裡還是困難的話我借給你,不算利息,咋樣?”沈洪海的話讓沈洪建抬起頭,家裡可不就是缺錢嗎,借高利貸的話從此以後就別想還上,還得賣兒賣女,這種事太常見了,所以沈洪建才哭的。
沈洪海也不是大善人,當初放高利貸的事情也沒少幹,當地主的哪家不這麼做?不過,自從革命以來,做這種事的越來越少,政府不允許,處理的地主也有好多家了。
“是真的啊,老爺,真的不要利息?”周圍的人都很詫異,啥時候吃人不吐骨頭的地主該吃素啦,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正好,老爺我在這裡宣佈一些事情,沈洪建,你好好聽著,對你有大好處!咱們村,包括蘇州所有的地方,也後都不準發放高利貸。還有,老爺我明天到鎮種子站領取高產稻種,高產稻種懂不,那種東西一畝地能打九百斤稻穀,到時候還愁吃穿?這可是革命政府的恩德,是大總理呂梁先生的恩德,都給我記住了!另外,老爺我在鎮子裡開了一家制衣廠,家裡有閒散勞動力的,可以到那裡打工,每個月都有十五華元的工資,管吃管住!還有,鎮子附近的修路工地上也招人,工資不低,願意賣苦力的可以去那裡做工。修水渠的工地也招人,這麼多地方,還怕賺不到錢?”
沈洪海的話讓眾人一陣騷動,等眾人稍稍平息,沈洪海接著說道:“洪建,鎮裡新開了一個醫務所,洋醫洋藥,興許可以給你老婆治好病,到我那裡領點錢,明天就帶她去看病,知道不,借的錢等收租子的時候從那裡邊扣!”
眾人散去,沈洪海的話讓村裡許多家庭發生了改變,眾人知道了革命政府,這裡再也不是滿清朝廷當家,興許日子會好過一點?
“老婆,咱家有救了!”沈洪建領著兩個孩子回到家,對病榻上的老婆喊道,卻發現她正掙扎著將一條麻繩掛上房梁。
好歹回來的及時,沒有發生慘劇,將洪海老爺的話這麼一說,馬鳳英也感覺有了希望,晚上竟然吃了不少東西。第二天,沈洪海果然沒有食言,還讓家裡的騾子馱著馬鳳英去鎮上看病。到了鎮上一打聽,醫務所就在鎮中心,過去一看,幾十個人排著隊,都是附近的村民。
到了上午十點多才輪到馬鳳英,人家醫生檢查一遍,聽診器放在了老婆的胸口上,洪建見其他病人都是這麼看的,自己也不好意思阻止。直到馬鳳英滿臉通紅,這名年輕的醫生才收回聽診器,又詢問了一下病情,給開了點藥,囑咐好怎麼吃、吃幾天、幾時回來複查,就算看完病了,之後一算賬,花了還不到兩元!
半信半疑的夫婦二人回到家裡,按照醫囑吃過藥後睡了一覺,第二天就感覺好了不少,第三天就能下地做飯,第四天就可以下地幹活了!從此之後夫婦二人逢人便說醫務所的人是活菩薩,洪海大老爺是大善人。地裡的活計不多,領了高產稻種種下去後洪建去了修路的工地幹活,農忙時節回來乾地裡的活。等幾畝地一收,竟然真像洪海老爺說的那樣高產,而且口感很好,再加上地租減了、工地上的工資,這一家竟然慢慢的走向了小康之路!
不僅自己家,整個村子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窮苦百姓們做工的做工、種田的種田,還有一些養殖牲畜,腦子活的出去經商。村裡有了錢,集資修路的事情也被集體透過。政府出了一部分,村裡拿出一部分,洪海家拿出一部分,一條通往鎮子的水泥路被修好。這條路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交通方便,更像是通往嶄新生活的道路。
當初馬鳳英的病其實就是血吸蟲病,這種病普遍存在於長江以南各個地區,受感染人口超過一億人。許多地區的農村因為這種病田地荒蕪、家破人亡,一點都不誇張。革命政府將治理血吸蟲病當做重點工作,第一步就是在各鎮建立醫務所,醫治得病的群眾。第二步則是在農村地區開展衛生運動,對於糞便、積肥、臭水池、垃圾堆等集中整治,宣傳衛生的生活習慣,強調衛生和血吸蟲病的關係。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