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忍受的故障率被軍隊排斥,而不起眼的腳踏車,連同騾馬成為軍中的明星。
此刻,樂非趴在戰壕裡,小心的露出頭觀望著清軍陣地,從望遠鏡裡可以看到,清軍陣地佈置的不錯,雖然都是簡易的土木工事,但安排的非常條理,縱深也有工事,說明清軍吸取了之前單一防線的教訓,僅有的三挺機關筒也被交叉安置,形成火力封鎖線。這隻部隊戰鬥力不錯,這是樂非觀察後作出的總結。
從鹽津出發後,樂非和董大山都以為這次戰鬥還像雲南一樣,山地旅負責主要戰鬥,步兵師收拾殘局。沒想到,山地旅因為前期作戰非常辛苦,攻打宜賓的戰鬥交給了第六軍步兵一師,而頂在最前面的,正是樂非的一營。
“老樂,炮擊過後就輪到咱們營發起進攻了,你有什麼打算沒有?”董大山問道。清軍陣地上正在遭受一師強大的炮兵壓制,並沒有遇到清軍炮兵的反擊。
“估計這次炮擊持續十五分鐘,那時清軍陣地上肯定沒有多少活人,土木工事承受不住這樣的火力,咱們的攻擊,不會遇到多大的麻煩。”樂非肯定的說道,大炮真是戰爭之神,步兵最喜歡的東西,樂非恨不得每一次戰鬥都有火炮的掩護。
“衝!”樂非高聲喊道,從戰鬥開始還沒有經歷過血與火考驗的一營,開始了第一次真正的戰鬥,大部分都是由原滇越鐵路勞工組成計程車兵們訓練刻苦、成績優秀,但面臨血雨橫飛的戰場,會發生什麼樂非也不敢保證。
突然,清軍殘缺的陣地上響起了槍聲,一名士兵應聲倒地,緊接著是更多的槍聲,果然,清軍的抵抗沒有因為炮擊而停止,雖然火力稀疏,但仍舊對沖鋒中的一營一連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機槍手,火力掩護!分散,分散!突擊戰術進攻,注意隱蔽!”一連連長大聲指揮著,但士兵們忘記了平日裡的訓練成果,一個勁的往前衝鋒。在戰場上,能夠冷靜下來並進行思考計程車兵,那絕對是久經戰場的老兵,他們能憑藉訓練和身體的本能作出最佳的反應。
矇頭衝鋒的新兵們不斷被擊中,即使兇猛的機槍也不能完全阻止藏在工事後面清軍的反擊,曳光彈飛舞的戰場上,一連明顯處於了下風。
樂非立即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第一次進攻被清軍打退,一連損失了十一名士兵,連長的小腿被打斷,幸好被拖了回來。這次失敗不是指揮的問題,而是一開始就普遍存在的輕敵思想使大家麻痺。
很快,關於對面清軍的情報就發到了樂非的手上,他們是新軍第十七鎮第二十一協第一標的部隊,裝備齊整,訓練時間長達一年,岑春煊對於這支部隊非常重視,視為保衛四川的核心,從沒有拖欠過軍餉,這也使這支部隊保持著對朝廷的忠誠,戰鬥力不容小覷。
第二次進攻很快被組織起來,這次由董大山親自帶隊,投入了兩個連的兵力,士兵們被要求嚴格按照指揮進行攻擊,戰爭就是這樣,只有死亡才能讓新兵變得成熟。
迫擊炮瞄準清軍暴漏的火力點,為進攻計程車兵清楚障礙,董大山貓著腰快步衝鋒,不時做出嫻熟的戰術動作,機槍手的火力壓制比第一次進攻更加密集和有效,付出了四人傷亡的代價,士兵們靠近了清軍陣地,並擲出了手榴彈。清軍畢竟不是鐵打的,經歷過炮火洗禮後已經損失慘重,靠近的敵軍讓他們更加緊張,最後擊垮他們士氣的是手榴彈。
士兵們衝進清軍戰壕,局勢變得對他們非常有利,衝鋒槍、散彈槍和手榴彈三種戰壕戰利器讓清軍的抵抗變得微不足道,一營終於攻佔了此處陣地,並沿著戰壕向清軍縱深進攻。
階段性的勝利讓新兵們有了信心,當手中的武器擊中清軍時,他們發現平日裡訓練的記憶回到了自己的腦海裡,作戰變得更有條理、更加自信,這就是新兵向老兵的轉化,激烈的戰鬥讓新兵們迅速成熟。
第二百三十四章四川光復
步兵一師出現的傷亡曾使部分人希望由山地一旅擔任主攻,但這個聲音被壓下了下去。山地旅的戰鬥力確實強,戰鬥經驗豐富,會大大加快戰鬥程序。不過,不能所有的戰鬥都要依靠一支部隊,步兵一師這樣的鍛鍊機會是寶貴的,付出是值得的,攻打宜賓步兵一師的傷亡數字為一百零三人,這樣的傷亡還動搖不了進攻的決心。
清楚了宜賓外圍的防禦後,棘手的問題出現了,按照清軍的抵抗意志,如果強行攻城,造成的平民傷亡肯定不少。根據情報,清軍在四川準備時間長,只在宜賓城內就儲存有一年所需的糧草,而且城內有水源,不擔心水源斷絕,這樣的城市用圍困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