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4 頁)
“那你在廣東是如何做到這一步的呢?”
“這之間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也不僅僅有美國人的支援,但恕我現在不能告訴你。只能這麼說,廣東以西方文明成果為基礎,有海量的資金支援,有數量龐大的優秀人才支撐,走到這一步殊為不易,不可複製。”
“這樣啊,那呂梁你將如何應對進入兩江地區後洋人的威脅?”
“國民軍在屢次的戰爭中表現出了不俗的戰鬥力,洋人不可能派出大量的地面兵力從陸地上進攻,而且我也有把握擊敗他們,得不償失的事情是洋人不願意做的。庚子年那樣的大規模入侵不可能發生在南方,也就是說,英國人代表的西方列強最有可能派出軍艦騷擾沿海地區,並且大力支援袁世凱,用他做代理人,打一場代理人戰爭,藉此消滅我們的革命政府。國民軍會進入上海等西方勢力強大的地方,但不會主動進入或攻擊租借地和洋人軍隊,在沒有把握之前,我不會主動挑起和列強的戰爭,當然,岸炮和長江沿岸的岸防工事會讓列強的軍艦得到教訓。”
其實,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呂梁沒有說,俄國人和日本人在朝鮮和東北地區矛盾越來越明顯,1905年的戰爭迫在眉睫,他要趁這段時間做好萬全的準備,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這才是北伐軍不會跨過長江的最重要原因,新光復地區的整頓、軍隊的準備等等會成為下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所以,現在只能讓滿清苟延殘喘一陣了。
即使三令五申不得搞個人崇拜、不得懸掛呂梁的頭像,仍舊擋不住民間洶湧澎湃的崇敬之心,人們在黑暗中摸索了太久,太需要一個領導人、一個偶像、一個信仰。呂梁就像一抹金色的陽光,照在了黑色的大地上,民眾不由自主得被這縷陽光吸引。
在軍隊裡,在政府機關裡,在商會,在學校,每一個人都把呂梁當成了聖人一般,他們朝拜的物件不是上帝,不是虛無飄渺的神仙,而是實實在在的人。富足安詳的生活讓這些人對於革命無比的狂熱,所有的東西都是振國黨帶來的,而呂梁,就是所有人的指路明燈。
北伐的訊息更是點燃了這種狂熱,所有的人都在燃燒,並爆發出最大的能量,為革命事業獻上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廣州第三警察學校,這是1902年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警察人才,充實各地貧瘠的警察局。目前在校生有一千七百人,而這只是五所警察學校中的一間,警察局對人才求之若渴,大規模吸收退役士兵,但現在退役計程車兵很少,軍隊也在不斷的擴張。而且北伐勝利後,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安置警察,所以現有的警校規模還需要擴大。
“廣州日報最新訊息!”一名警校學員王平揮舞著手中的報紙,跑進了宿舍,頓時一屋子人全都圍過來,隔壁宿舍的人也在向這邊聚集。這是北伐以來每天都進行的事情,一名學員負責到辦公室領取報紙,然後回到宿舍大聲朗讀。
“本報10月17日發自雲南玉溪的訊息,振**第六軍某部成功攻佔玉溪城,殲敵三百二十名,俘虜敵五百一十六名,自身傷亡兩人。至此,第六軍完成了對昆明的包圍圈,第六軍其餘部隊正向昆明四周擴充套件,山地一旅已經抵達昆明以西的楚雄,山地二旅抵達昆明以南的蒙自。雲南光復指日可待!”
王平唸完,臉色漲紅的學員們頓時高聲嚎叫起來,似乎只有這樣的嚎叫才能發洩他們心中的激動。一名已經入黨的學員蘇正濤帶頭高聲喊道:“革命萬歲!振國黨萬歲!呂總理萬歲!”口號代表了所有人的心聲,在那名黨員的帶領下,學員們高呼口號,聲浪震天。
第二百二十三章人渣
見眾人情緒稍微平息,王平繼續說道:“不僅如此,同學們,廣州日報上還有其他方向的訊息。從懷化出發的山地三旅攻克銅仁,第四軍緊隨其後;第二軍攻克江西宜春;正在向江西的首府南昌進軍;第三軍攻克溫州。各條戰線上都是捷報!”
“太好了,我的老家,就住在江西贛州,不知道什麼時候那裡能夠光復,到時候我老家的家人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很快的,這一天,不遠了!”
“我覺得,咱們是不是湊錢買一臺收音機啊!刑偵三班的人就湊錢買了一臺,比咱們讀報紙及時的多了!”蘇正濤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一臺收音機最便宜的要三百華元,刑偵二班男生宿舍裡有三十五個人,每人都能拿得出這一筆錢。尤其是來自廣東地區的青年,家庭條件比較不錯,他們的出資佔了大頭。
軍事學院、警察學校的管理比較嚴格,學生們只好在學校內部組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