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3/4 頁)
看另一名年青人,扭頭向我請示:“此人也一併綁了?”
我微微皺了皺眉:“好像曾經見過?”
“上一次見威武王時,王上還是即將上任的遼東太守,”三十餘歲的青年人向我自報姓名,“在下來敏,當時任南宮衛士令,現在是衛尉丞——哦,應該是在威武王破城之前。”他說得很是淡定,看起來不像是想追隨頂頭上司和其他老頭一同跳樓的熱血青年。
“來敏……來敏……”我默唸了一遍,想起來戲君曾經提供給我的漢朝官員的花名冊,上面確實有他的名字,“來敬達?”
“王上竟還記得在下的草字,敏實在惶恐。”他的臉上明明毫無惶恐之色。
我微微點了點頭,只記得當年就任遼東太守之前,確實曾在皇宮大殿外與他簡短地交談過幾句,但應該都是客套話。
“城中還有多少人?”
“只有衛兵三百。”他低頭答道,“文武百官或死或逃,倖存者不過數十人,皇太后駕崩後,宮中便只有興平公主一人而已。”
“興平公主?”我從來沒關注過舊漢皇族中的女子,因而對這個公主極其陌生,但劉協似乎只有這一個姐姐,我頓時想到了一件並不愉快的事情。
當年我做衛尉時,因為這件事情,我被人中傷後黯然左遷朔方——正是那一次“天火焚宮”事件。
那時,我與劉協的這名姐姐有過短暫的接觸,但也是唯一一次。
我對她的評價還算良好,總算沒有太多皇室公主嬌縱任性的脾氣,但也僅此而已。
“公主!”城門裡傳出了騷亂。
一名渾身縞素的女子緩緩走了出來,神色悽切卻還有一絲平靜:“母后已經去了,此城也被攻破,本宮即使不出宮殿,難道會安然無事?”
“興平公主?”我打量了她兩眼,眼前不禁一亮:當年救她時,不過是個十四五歲的小丫頭,如今八年過去,面前已是一名雙二芳華的妙齡佳人,身上還額外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貴族氣息”,讓人凜然而難以侵犯。
“八年不見,威武王或許早已將本宮忘記了吧?”她的大漢已經覆滅,卻依然用“本宮”來自稱,讓我心中有些不快。
“大漢的公主,只有你一位,何況是本王親手所救,又豈會輕易忘掉。”我搖了搖頭,“大漢已經覆滅,劉協會隨我返回洛陽,你也一併來吧。”
她看著我,眼中湧起了濃烈的哀傷:“我還有選擇嗎?”
我聳了聳肩:“似乎沒有,但總比你腳下的那些人好一些,不是嗎?”
她自出城門以來,便一直強忍著不適不去看周圍的公卿屍體,刺史被我刻意提起,頓時臉色煞白,嬌軀微顫,有些支援不住。
“傳令,”我向梁聰點頭,“各軍主帥隨我入城!其餘人就地結營,稍作休整。”
我向前邁出了一步,卻又退了回來,轉身半蹲在地。
地上是一句血肉模糊的屍體,雖然面容被鮮血染得難以辨識,但從之前的衣衫來看,依稀是張溫的頭顱。
“將這些舊漢重臣的屍體好好斂葬吧。”我嘆了口氣,重新站了起來,在典韋和許褚的護衛下走進了山陰的城門。
有風從城外徐徐吹來,濃烈的血腥之氣充盈著整個鼻腔。
我重重吐出一口氣,想要將這股濁氣驅散。
陽光灑在我的身上,四肢百骸間俱是暖意。
95誰為新朝鎮江南
山陰城的王宮幾乎是洛陽宮殿的迷你版,但也沒有誇張得分設南北二宮。
孫堅和太史慈在第一時間接管了山陰城的防務,戲君則發動諜報司在山陰城安插的細作對山陰城內外進行排查。
“王上,”曹操在私下拜見我的時候向我提了一句,“之前在城外,臣似乎聽到王上說……要封劉協為關內侯?”
“你的耳力也不錯。”我笑了笑,“畢竟是你我曾經的皇帝,又沒有桀紂一樣的惡行,即使你以法院副院長的身份來勸我,我也覺得他不是非殺不可。”
他連忙躬身解釋:“王上誤會了,臣……還有幾位同僚在私下都以為,畢竟是舊漢的皇帝,一個關內侯……似乎太低了些……”
“哦?”我笑著搖了搖頭,反問了一句,“你是法院的長官,我問你,我朝律法中,有沒有寫明歸降的皇帝必須享受王公的待遇?”
他一怔:“這……自然沒有。”
“在我眼中,他和你沒有什麼差別,都可以為新朝效力,”我聳了聳肩,“何況他比我們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