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2/4 頁)
為舉止也還算規矩,但是早就先入為主的我對他的印象真是糟糕到了極點。
為什麼?
因為我讀史書時掃過公孫瓚的傳記,其中的廢話和敗仗記不起來了,但是最後面的結局讓我過目難忘:“……紹設伏,瓚遂大敗,復還保中小城。自計必無全,乃悉縊其姊妹妻子,然後引火**……”
你殺自己老婆兒女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幹嘛殺姐妹?她們怎麼沒有自己的丈夫兒女?難道這麼多年你把自己圈在易京的高大城牆內和姐姐妹妹們……公孫瓚這個混蛋啊!不僅是姐控,還是妹控!老子雖然是個粗人,但是對於這種禽獸的重口味行為……也受不了啦!
好吧,我承認未必事實如此齷齪,但是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就是給公孫瓚戳上了這麼一個標籤。
“公孫瓚……”我竭力保持鎮定,“我曾經在朝廷中聽過你的名字,唔,兩年前你是……”
“下官時任右北平太守。”公孫瓚替我回憶。
“嗯,伯珪既然已經任職太守……”我向下揮了揮手掌,讓他坐下,“因何事又成了縣令?”
他並沒有坐下,而是保持著拱手彎腰的姿勢,從雙臂中抬起頭,雙目如電直射向我:“下官聽聞大人之前已經是衛尉之職,為何卻又去朔方那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18難堪
大廳頓時陷入了難堪的沉寂。
我直起上身愣愣向堂下掃視。
公孫瓚依然虎軀微躬,俊朗的臉面上露出一分的冷笑;而董昭、李宣與趙雲在這種景況下都顯得有些侷促。
我靜靜地看著他:“伯珪要聽真話?”
他一動不動,眼神卻更加銳利。
“衛尉雖為九卿,在我看來……”我輕聲笑道,“不過是看門守院之流,馬超手下七千鐵騎,絕不是為此。朔方久不入大漢之土,雖人口不過兩萬,但為我朝開疆擴土御異族於國門之外,正是我等男兒應為之事,伯珪久居遼地,不知是否有些同感?”
他緩緩垂下目光,與我錯開,我頓時感覺眼前一黯。
“……是。”不過從他口中總算發出了贊同的聲音,“屬下久居邊塞,又屢任遼東西、北平郡守,為國抗敵已逾十年,向外抵禦鮮卑烏桓,對內鎮平黃巾黑山,功績不敢說大,但不曾想區區一個亭侯到手不過三年,便被無故貶到縣令,屬下心寒啊!”
“知道為什麼朝廷不重視你麼?”我單手託著下巴撐在腿上。
“屬下邊鄙之人,比不得朝中那些高門世家。”他滿腔憤憤。
“這是個原因,”我看著他的頭頂,“但不是根本。”
“根本?”他稍稍有些遲疑。
“根本在於,烏桓鮮卑之賊寇,遠離京畿數千裡,縱然猖獗邊塞禍患州郡,但朝廷上下皇帝群臣如何能夠切實體會?”我微微吹了口氣,“這幫京城官員,眼光只在司隸五百里內,從來不會看到你的那些赫赫戰績的,想要為廟堂之人所知……只有在中原立功呵。”
“知我等邊將苦難者,唯大人一人……”公孫瓚感激涕零,但是立刻提出了一個更加尖銳的問題,“但是下官出身低微,能入邊郡為守已是難得,如何能入中原立大功?”
我微微一怔,撐在頦下的右手也垂了下去:我確實忽略了這個基本條件,你連進入朝廷眼界的資格都沒有,還憑什麼建功立業?公孫瓚能夠以邊鄙之地發家進而爭雄天下,的確還有兩把刷子……至少他本身軍事才能勉強還值得稱讚,至於不敵袁紹家大業大聲望大,卻是無可奈何。
“大人?”廳外有人輕輕叩門。
我抬頭,有種如釋重負之感:“文和先生,快請進來,四位,這是本相的輔丞,賈詡賈文和……也是本相的岳父。”為了強調他的身份,我特意加上了最後一句。
公孫瓚、董昭、趙雲、李宣全部起身:“見過賈先生。”
“適才途徑廳外,無意聽得了公孫大人之言,勿怪勿怪。”賈詡假惺惺地致歉。
公孫瓚只能拱手。
“公孫大人說邊塞之將難以成名,總有戰功朝廷也無實賞,這是實情,自古以來只有天子腳下的幾寸土地能夠入得君王之眼。”賈詡自顧自地挑選坐席,“不過前兩年時局動盪,想要成功立業又何愁沒有途徑?”
“哦?”公孫瓚劍眉上挑,“敢問先生高見?”
“試問一句,每年鮮卑或是烏桓犯境之人幾何?”賈詡神態自若。
“往年少則七八千,多則三五萬,”公孫瓚答道,“熹平光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