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1/4 頁)
“但聽大人吩咐。”四位將軍一起起身,齊聲應道。
“坐下,沒有外人不必繁瑣。”遠航擺手讓他們坐下,丫鬟進來為眾人上茶。
“先喝些茶暖暖身子。”
“大人,此次出兵時逢冬日,我軍還需備好禦寒之物。”孫柯飲了口茶,將杯子放下言道。
“這個我已想到,端木大人已在籌備之中,屆時由付亞史督辦。現在商目鍾已造出連弩三千,你等回去後,各自帶上五百,然後選取五千精兵,熟練弩箭使用。”弩箭的威力遠航自然知道,但關鍵還是要使用熟練。再算上兵士陣亡,有一萬把連弩至少要備足三萬名弩兵。
“各位將軍,你等各部有多少兵馬?”付亞史負責軍中排程,向幾位將軍詢問道。
“回軍參,江州城內現有兵馬三萬餘眾。”秦朝起身稟道。遠航知道城中兵馬不多,攻打商國時都已調走,現今多駐紮在延順府。
孫柯也起身道:“延順府兵馬頗多,有六萬左右。”
顧鑫駐守延順以北的固陽,手中有兵三萬。端木龍在最北的慶安,帳下有兵將四萬餘眾。
遠航一算計下來,共有兵士十六萬,除去留守一些,勉強能湊上十五萬,其中還有二萬多商國降軍。
齊國兵多將廣,只在畱博的守軍便不下八萬。自己要帶兵一路相東,連續攻下殷天城,古信府才可到達齊國都城宿州,與司徒浩形成合圍之勢。
“大人,我軍兵馬不足,出兵齊國應避免與之強碰。畱博城東易守難攻,而向著延順府的西面卻極易攻破。我軍應迅速拿下畱博,以畱博為線,抵擋齊國,便可減弱消耗損失。”付亞史獻計道。
遠航也明白,畱博原本是商國都城,向著齊國方面必然嚴加防守,無論城牆,工事都是堅固的很。只要拿下畱博,便可以與齊軍對峙了。不然,自己這點人馬,在曠野之地幾戰後便蕩然無存了。
“你們回去做好準備,每城只留下一名偏將守城,其餘將軍全部隨軍出征。十月下旬,便開始向延順府集結,在那裡等待我的命令。”遠航的眼中又看到了戰爭的場面,千百的屍首堆砌的城牆,遍野的鮮血染紅了山河。還有那馬嘶刀鳴,利箭鐵甲,只為這迎風的戰旗,能夠飄過鐵騎下的每一寸江山。
“大人,只留一位將軍守城,是否略顯不足?”端木龍聽後有些擔心,自己所駐守的慶安城在最北,那裡還有怒卑部落遊弋,若趁虛而入,丟了城池罪責可是自己擔當不起的。
“端木將軍不必擔心,這次伐齊已與怒卑盟約在先,他們定不會犯界。”付亞史看出端木龍的顧慮,彈指將桌上一爬蟲打落下地,用足尖碾了幾下,“何況,怒卑只是小蟲而已,揮手即可除去。”
此話一出,眾人皆譁然。都知亞史一向沉穩,為何會有此言?遠航側頭望來,“亞史此言何意?”
“大人一向聰慧,何須亞史多說。”
“你是說,一旦齊國破城,皇上還要滅了怒卑?”這還真是遠航不敢想的,自己做為特使曾親口承諾,梁國與怒卑平分天下。若真如亞史所言,自己豈不成了背信之人。
“大人,哪個帝王不想一統江山?中原一統,聖上又怎會放任塞北之地歸屬他人呢。”付亞史淡笑著,與往日一樣的笑容,卻讓遠航看到了不一樣的感覺。
“不會,皇上不會做無信之君的……”遠航喃喃自語,只是心中卻無底氣。窗外的雨此時已經停了下來,瞬間雲開霧散。若不是地上積水過多,誰又會知道剛剛還是大雨傾盆。天氣如此,聖上的心真的也會如此嗎?
幾位將軍未留在守備府用膳,秦朝命兵士將連弩裝好車後,各自辭別遠航,匆匆返回。
遠航獨自回到廳中,心氣沉沉地坐在藤椅上。付亞史的話向一盆涼水一樣,將他潑醒。自己是在為皇上辦事,伴君如伴虎,陳福便是最好的一個例子。不管你建過何功勞,只要一件事情辦錯,便會死無葬身之地。聖上的心,比這多雨的季節還難以猜測,自己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了。
“大人。”門外一聲輕喚,將遠航思緒打斷。抬頭望去,青蓮規矩的站在門外。
“你來了,進來吧。”遠航正了一下身子,青蓮緩步走進廳來。
“是想知道宮中之事吧?”遠航伸手指了一下身旁椅子,“坐下說。”
“不了,我只想問下,她老人家……還好嗎?”青蓮在府中得知遠航歸來,猶豫了很久,想要知道皇太后的事情,又害怕知道。害怕遠航將她的事情告訴皇太后,可又希望皇太后知道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