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頁)
遠航急忙上前施禮,笑道:“三皇子風采依舊,別來無恙。”
“哈哈,葉大人說笑了。”張宗扶起遠航,牽手向回走來,亭內倆人站起身向這面望來。
張宗與遠航走進亭內,為他引薦,說道:“這位是大皇兄張洋。”
遠航急忙施禮,說道:“江州守備葉遠航,參見大皇子。”
張洋略一點頭,扶起遠航,笑道:“葉守備年輕有為,很是讓人欽佩啊。”
“多謝大皇子讚譽。”遠航笑著回答,見大皇子與三皇子長得頗像,好似一母所生。
“這位是付亞史。”張宗繼續引薦著。
遠航細細望去,付亞史面容俊朗,長相端莊,四十左右歲,一身儒士打扮,也含笑望著自己。
“早聞前輩計謀無雙,無人可比,晚輩今日拜見,三生有幸。”遠航施禮笑道。
付亞史淡然一笑,回禮說道:“敗軍之將,不敢受此大禮。固州之時已聞葉大人之名,果真年少俊才,亞史敬佩。”
幾人客氣一番,遠航說明有事來尋付亞史,兩位皇子相視一笑,起身回了屋內,亭中只留下遠航與付亞史二人。
付亞史望向遠航,淡笑一下,問道:“我與兩位皇子居於此處,不問世事,不知你有何事尋我?”
遠航也未直說,笑道:“我有幾事不明,敢問前輩,可否為我解答。”
付亞史應了一聲,說道:“儘可說來,但凡我知,必然相告。”
遠航點了下頭,理順了一下思緒,問道:“商國欲攻打大梁,大梁可戰否?”
付亞史見他問到國事上,略一皺眉,說道:“我已歸隱此處,不再關心國事,若是他事你但可問我。”
“非也。”遠航朗聲說道:“天下太平,才可歸隱。天下未平,何來歸隱一說?”
“自有朝中人去商議此事,非我閒人多慮,庸人自擾之。”付亞史平淡說道。
遠航嗤鼻,說道:“國之興亡,匹夫有責。”
此話如此震撼,付亞史聽後心中一震,心中暗贊起遠航來。
“傳聞前輩足不出戶,便可定天下三分,如今看來,言不屬實。便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皆不知,失望之及。”遠航見付亞史性格淡漠,好言相勸不見效果,反其道而行,用出激將之計。
付亞史怎會不知遠航此計,只是遠航的這兩句話讓他吃驚的很。如此高深莫測,含有哲理的話出自他的口中,的確令付亞史對他高看了一眼。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付亞史反覆嘀咕著遠航這句話,彷彿忘記他的存在。
遠航順嘴說出,見他痴迷進去,也未打擾,獨自起身欣賞起院中風光來。
付亞史站起身,走到遠航身後,正色說道:“你的話很有道理,如此年輕便有此等見識,我不如你。”
遠航搖頭,笑道:“我非是與你攀比而來,國在家則在,我是來求助與你的。”
付亞史上前一步,與遠航並肩站在一起,問道:“說吧,你前來尋我,何事?”
遠航將雙手揹負在身後,正色說道:“商國欲犯邊關,聖上將調兵前往江州,恐齊國趁虛而入,該如何應對?”
付亞史沉思一會,淡聲說道:“三國鼎力,遠交近攻。”
遠航點頭,同意他的看法,說道:“皇上欲將九公主嫁於齊國,九公主不允,以死相拒,聖上正為此事煩憂。”
“聯姻是最有效的方法,但絕非長久之計,待到梁齊交戰,九公主便只是個棋子了。”付亞史站在一旁,望著亭外答道。
“故而我前來請你,助我成事。”遠航轉過頭來,真誠地望著他。
付亞史凝眉望來,探試問道:“你可是要我出使齊國,說服齊國國君?”
遠航露出了真心的笑容,付亞史不愧被稱為第一謀士,稍加交談便知曉自己何意。
遠航含笑點頭,朗聲說道:“商國研製了大力弓,軍力正強。連弱攻強乃是兵家常識,齊國不乏名士,自應通曉箇中道理。餘下的,便看你的了。”
“我有一請求,望葉大人應允。”付亞史退後一步,為遠航施禮說道。
遠航急忙回禮,說道:“不必多禮,儘可說來。”
付亞史神色莊重,說道:“亞史敬佩大人,承蒙大人親來,我願出使齊國,必盡所能,遊說齊國,保我大梁無憂。若不成,亞史將血濺當場,以效聖上。若成,歸來之時,亞史願隨大人帳下,為大人略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