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李泰低頭抹掉腦門上的冷汗,抬頭看見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的李世民夫婦,臉一紅再次低下了頭。
小麗質心思單純,還在惦記小白兔,輕輕拽下李泰的衣袖,仰著小臉說道:“哥哥,我們去看小白兔吧。”
李泰以為李世民召他來有事,為難的看著李世民。
又是長孫皇后替李泰解圍,說道:“青雀先別走,讓嫣兒送麗質去梧桐苑好了。”
側身吩咐嫣兒:“嫣兒,你將麗質送過去就回來,我還有事問你。”
嫣兒領命帶著麗質離開,小麗質還不忘記囑咐李泰:“哥哥快點回來,麗質等你哦。”
xs xs
第一第七十三章 麗正殿
麗質跟隨嫣兒離開麗正殿,留下李泰不太好意思的面對李世民和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拉過李泰,仔細上下打量一番後,笑謔道:“一天沒見,我的青雀會糊弄人了,空口白話的哄騙著麗質高興,還要讓麗質對你感激不盡,開始學會圓滑了?”
李泰出門忘記給大家帶禮物已經有些慚愧,長孫皇后的戲謔讓李泰愈發尷尬,偏偏李世民還在一旁煽風點火:“我怎麼沒看出來哪裡長進了?拿別人的東西送禮,還是是用名義送禮,東西還在宮女手裡。為了照顧宮女的心情,將自己妹妹放在一邊,歸根結底是將那個叫墨蘭的宮女看的比小麗質要重。麗質這聲四哥是白叫了。”
李世民的話語讓李泰心裡不舒服,辯解道:“父皇,我當然心疼麗質,不過這件事上是我的不對,是我忘記給麗質帶禮物了。”
李泰停頓一下,直視李世民的目光繼續道:“父皇,我總不能讓別人為我的錯誤付出代價吧。更不能搶奪別人的心愛之物來掩蓋自己的錯誤啊。(看章節請到xS55)”
李世民鼻子輕哼一聲,說道:“狡辯,你身邊的宮婢之物不就是你的嗎?本就是你的附屬,還分得清楚彼此嗎?”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泰沒有反駁,本就是價值觀的不同,在唐朝的觀念中奴僕本身已經屬主人所有,李泰在無力改變他人價值觀,和李世民爭辯只能是自找苦吃,已經在這方面吃過虧的李泰,不會傻到再次觸犯李世民。
李泰不想和李世民爭辯,只能保持沉默,裝作低頭沉思的樣子。
片刻,李泰抬頭,滿面微笑向李世民問道:“父皇,你這麼急找我,不是為了討論麗質禮物的事吧?不知父皇對孩兒有什麼吩咐?”
李世民也看出來李泰不想和自己爭辯,他更不願和李泰計較,也就不介意李泰的轉移話題,瞟了李泰一眼後問道:“你今天出城體會民間疾苦有何感想啊?”
李泰略微思考一下,就要將出宮以後見到的事物詳細訴說一邊,不料剛剛將了幾句就被李世民打斷:“青雀,我是問你的感受,不是讓你說看到的風景。(看章節請到Www。x。CoM)百姓的生活我看到的,遇到的比你要多,不必和我說細節,只要說你的感受就可以。”
李泰低頭沉思半響,沉重的說道:“清貧,百姓給我的感覺就是清貧。”
“流於表面,看待事物流於表面。”李世民揹負雙手,圍著李泰身邊轉了幾圈,說道:“青雀,看問題不能流於表面,百姓清貧不假,但為什麼清貧?怎麼樣才能解決清貧?你可考慮到了?”
李泰聽著李世民的話不禁翻白眼,心中暗忖:“李世民也將自己看的太高了,這個問題別說是自己,就是拿到朝堂之上讓百官討論都拿不出一個具體結論。讓自己僅憑一次出遊就要找出百姓清貧的結症?如果自己前生是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還有可能說出一二,就憑自己這樣一個三流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到半年的小公務員不可能說明白事實緣由。”
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李泰老老實實的回答:“父皇,你說的這些孩兒沒有考慮。孩兒只是感覺百姓過於清貧了,或者不應該說是清貧,而是赤貧。若是讓我想改善的辦法,實話實說,我沒有。”
李世民聽著李泰的話,沉思半響,長嘆一口氣說道:“這不怪你,是我心急了,是我考慮不周,即便你再如何也不過是個孩子,朝臣都爭論不出結果的事,問你又有何用。”
聽著李世民的話,李泰感覺到李世民此刻真的急於找到一條治國之路,看情況,朝堂之上眾位大臣還沒爭論出個結果。
經歷過玄武門事變的李泰對此倒不著急,在玄武門事變中李泰最大的感覺就是歷史的慣性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在他上躥下跳的參與中,玄武門事變還是按照歷史的軌跡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