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頁)
。不過這晚宴必須由下官來請。話說回來了,殿下在我著刺史府中請我,不免讓別人恥笑我小氣了。”
徐浩瑜說的客氣,李泰卻有了幾分固執:“那我們就走出這刺史府,陝縣最好的酒樓。我是一定要請徐刺史的這段飯的。”
徐浩瑜苦笑道:“殿下,這真的讓下官為難了。陝縣最好的酒樓就是“回雁樓,了。此時著陝州的官員正在酒樓中吃飯,莫非殿下想見見他們?估計殿下若走出現在“回雁樓”那麼您一句正事都說不出來,應付這些官員就夠您忙的了。”
徐浩瑜已經看出來李泰不願意和這些官員打交道,加上“回雁樓”中陝州官員正在用餐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他用這個理由勸恥著李泰。
李泰一方面見這樣爭執下去也沒個頭,令一方面他想到“回雁樓”中官員甚多,他未必有機會有時間去詢問徐浩瑜朝廷在以往在賑災方面的流程。想到這些。李泰只能笑著點點頭:“徐刺史,既然那樣我就不勉強您了,你請就你請不過要說好了,等您回長安述職的時候,一定要到我的越王府上坐坐。”
“殿下放心,就是您不說,到那天我也一定會去您府上拜訪
正在兩人客套的時候。李泰肚子中發出了一陣雷鳴。
要說李泰來到大唐以後還沒捱過餓呢。今天屬於特殊情況,早上趕路之前吃過一頓早餐。中午打算在陝縣落腳用餐,卻不想先遇到了陝州官員的迎接,然後又被小山耽誤了一陣,最後李泰又查探了一番難民的情況。這樣一天下來,除了在楊老頭攤前吃了半個炊餅之外,整個一個腹中空空。沒有遭過這份罪的肚子,在此時不合時宜的發出了抗議。
李泰有些尷尬的對徐浩瑜笑笑:“徐刺史勿怪,這腹中的撫議卻非本王能夠控制的。不過本王還真的有點餓了,要我說過這飯還是越快越好,有那麼三兩盞小菜,一壺好酒就足夠了。”
見李泰說的懇切。徐浩瑜也就爽朗的一笑:“好,那就下官就謹遵殿下的吩咐。”
時間不長,刺史府的下人就將酒菜準備好,端了上來。
兩個熱菜是驢肉燉白菜和肉片瀾玉蘭片。兩個冷盤分別是用生魚胯制的吳興連帶,以及一盤用筍和藕拌出爾圳道間放著一破兔肉卯食是用肉、雞蛋、“端臘刪好佐料的被稱為御黃王母飯的蓋澆飯。
見菜餚都佈置好了,徐浩瑜微微一欠身,拿起桌子上的執壺,為李泰斟滿,笑道:“殿下嚐嚐這菊花酒,或許不及您常喝的御酒,但也別有一番風有 ”
“那我一定要嚐嚐。”
李泰端起酒樽:一口飲盡,略帶著一些涼意的酒水,順著食道落入胃中,轉化為暖意溫暖著李泰的腸胃。口中是淡淡的菊花香味,開始還稍稍帶點苦澀,之後就只是甘甜和醇厚了。
“好酒。”李泰不由的脫口而出。讚賞道:“真是好酒啊,不過徐刺史說的不對。可不能把這菊花酒和御酒比較,因為是兩種風
徐浩瑜微微一笑,再次為李泰斟滿:“殿下若是喝著順口就多喝幾盞,這酒可不是普通的菊花酒,是洛陽城外一家小酒坊特製的,出產有限。除了他們自家的酒肆用來招待客人,外賣的到是不多。”
“哦?如此說來。這也是珍稀之物了,那我一定要多喝幾杯。”
李泰刻意的恭維讓徐浩瑜面帶得意,笑道:“殿下若是喜歡,我府中還有幾壇,殿下可以帶上,路上慢慢的品嚐。”
李泰此時也放開了,笑著說道:“多謝徐刺史割愛,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兩人一邊談笑著。一邊品嚐著這壺菊花酒小時間不長,一壺酒就快見底了。李泰把著執壺,笑著說道:“好了,這酒不多了,飯吃的也夠了小王就要開始說正事了。”
徐浩瑜一聽李泰這樣說,面色不改的笑道:“殿下客氣了,有什麼事情您儘管說,只要我能辦到,就決不推辭。不過下官能力有限,能幫到您的地方也不多啊。”
“這事對你來說絕對是簡單的,就是幾句話的事。”李泰盯著徐浩瑜緩緩的說道:小王我這次離開長安比較倉促。一時之間顧不得詢問這個災該如何賑濟。加上本王年紀輕輕,從來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現在懇請徐刺史幫忙,告訴我,以前這水患氾濫的時候,朝廷在賑災上是怎麼樣一個章程,這賑災的步驟是如何進行的。”
徐浩瑜一直是提心荊旦的和李泰吃著這頓飯,他生怕李泰會提出什麼讓他為難的要求。一直是心存忐忑的小心逢迎著。但聽到李泰此刻的問詢,心中一怔,隨後在心中暗自埋怨李泰的表達方式有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