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謝謝少爺王管家滿面喜色的將東西仔細放在懷裡。
青衣少年一直在仔細的觀察王管家,看著王管家小心翼翼的動作,不為人知的搖搖頭,說道:“有勞了。你先回去吧,有事我會叫你。”
王管家網走幾步,回頭問道:“少爺,老奴有一事不明,不知道當問不當問?。
青衣少年“呵呵”一笑,說道:“有什麼不當問的,隨你問來。”
“為什麼還留著姓解的,而且為他指出一條活路。若是”豈不一了百了?”王管家邊說還在脖子上做個刀切的手勢。
青衣少年皺眉怒道:“你就不該起這樣的心思,沒能保住他的周全就已經是我們的不走了,若是要殺人滅口,豈不是錯上加錯。念在你年紀頗大的份上,這次就不追究你了。回去閉門思過半月,再不可起這樣的心思。回去吧
“老奴知錯了,少爺息怒
看著王管家離去,青衣少年心中暗罵,愚笨的東西,姓鄭的是那麼好殺的?盧國公程知節的側房夫人也姓鄭,同樣是榮陽出來了,據說兩人在兒時還曾以兄妹相稱,若是人就這麼沒了,盧國公豈能善罷甘休?更何勳生鄭的好歹也算是榮陽鄭氏中的一員。李泰不怕世家門閥,他可不想得罪榮陽鄭氏。
青衣少年越想越窩火,他不是沒想過殺人滅口,然後嫁禍給李泰。問題是滿朝文武包括李世民沒一個人會相信李泰能暗中報復殺人。說李泰婦人之仁,不合時宜,性情莽撞都有人信,若說他洩憤殺人,說破天都沒人信。
倘若這個姓鄭的死在長安,盧國公在朝堂之上鬧起來。李世民一定會勃然大怒細查到底,到時候他也脫不開身。誰能肯定姓鄭的沒有在親密之人手上。或者隱秘之處留下隻字片言。
若真的道了那行。程度,還不如給姓鄭的指明一條道路。是否有用就不關自己的事了。也算留下一份香火之情,加上自己暗中施壓,姓鄭的未必敢將自己說出去。
鄭東家在王管家離開食為天酒樓之後,思量一番也匆匆離去,急匆匆來到了長安城東北的盧國公府,顧不得觀看府門前那對威武的石獅子,也不去看高大的門據,暗紅色的大門,徑直來到一旁的側門處,在守衛的注視下叩響了門上的鋪首銜環。
“誰啊?”隨著一身問詢,盧國公府的門房走了出來,上下打量一番。問道:“你是何人?來盧國公府有何貴幹?。
鄭東家一整身形,深吸一口氣平復心底的忐忑,說道:“老人家,我姓鄭,賤名鄭瑞鵬,來自榮阻。是鄭夫人的少年舊識,麻煩老人家通報一聲,看鄭夫人可有時間?。
門房上下打量下鄭瑞鵬,看穿著氣度不像是期滿詐騙之輩,說道:“你且稍等,我去通報夫人。看她有沒有時間。”
“多謝老人家了
門房走的乾脆,留下鄭瑞鵬在門房處的條凳上半立不安,盧國公程知節的側室鄭夫人是他最後的保命底牌,當初來到長安都沒捨得用這個關係,僅僅是送上幾分禮物,雖然在平時偶爾吹噓過,但也從未真正來求助。但今時不同往日,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這個不敢輕易動用的關係。
他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這關係讓他僥倖逃脫一條小命。
鄭瑞鵬十分焦急的等待著,半響。門房才走了出來,對他一躬身一禮:“鄭公子,夫人有情,在側殿見你
說著,做出一個請的姿勢,自有小廝在前面帶路。心急如焚的鄭瑞鵬無心觀察盧國公府內的奇花異草。亭臺樓榭,滿門心思的想看見到鄭夫人怎麼說。
剛剛走進盧國公府的側殿,一個端莊的麗人急切的迎了上來,口中喚道:“可是我瑞鵬哥哥來了?”
聽到這聲感情豐富的召喚,鄭瑞鵬的心理才算平穩一下,苦笑道:“可不敢當夫人如此稱呼,是我來了
鄭夫人在未嫁前,雖然說是鄭家主支,卻不是嫡系,父親又早亡,寡母帶著她僅僅依靠族人的接濟度日,活的很是艱辛。而當時鄭瑞鵬家裡雖然是鄭家旁支末梢,但鄭瑞鵬的父親在鄭家店鋪做掌櫃的,在族裡的身份雖然不如鄭夫人家,但是經濟上卻是好很多。兩家又是住著隔壁,兒時的鄭瑞鵬比鄭夫人大上幾歲,就對身邊的小妹妹很照顧。
後來鄭瑞鵬因為一些瑣事賭氣離開鄭家,獨身四處闖蕩之後就沒見過這個小妹妹,等後來歸族的時候,只是聽說嫁給了一個程姓小地主的兒子,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小地主的兒子現在成了大唐的盧國公。
雖然兩人也偶爾互寄幾封書信。卻也沒再見過面,而這次相求,鄭瑞鵬心裡其實沒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