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薛瓷出生的時候,為著她的名字,薛春回還來和裴氏商量過幾次,要不要有個例外,讓薛瓷的名字也從了斜玉旁,後來裴氏不允許,薛春回才挑了個好聽好看的“瓷”字。
若是當時小俞氏沉得住氣,生了薛瓷再好好籠絡了薛春回的心,如今的衛國公府是怎樣還未可知。只是那時候小俞氏生了薛瓷,又得了薛春回的喜歡,於是便得意洋洋起來,各種矯情各種做作,終於把薛春回的耐心給消磨得一乾二淨,最後便是棄若敝屣,成了八個姨太太中普通的那一個。
再後來,姨太太們的靠山老國公夫人沒了,小俞氏又沒靠山又不得薛春回喜歡,自己還不樂意給裴氏低頭,事實上無論她當時是怎樣想,其實那個時候她面前剩下的都只有死路一條,無非就是死得有價值,還是死得沒價值。
小俞氏自認為選擇了一個最有價值最引起轟動的死法,眾目睽睽之下撞死在了棺材上,口裡喊著要給老國公夫人盡孝,而事實上卻是最讓薛春回感覺打臉的死法:一個小妾半個奴才,憑什麼、有什麼資格去說替薛家人盡孝?她以為她是個什麼玩意兒?
於是最後苦了的是薛瓷,十歲的薛瓷先是懵懂地沒了親孃,然後是在後院被其他的姨太太們明裡暗裡聯手欺負了一陣,最後——最後裴氏也說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時候,薛瓷已經蛻變了,蛻變成了一個穩重有擔當,又懂得進退的,讓人覺得心疼的女孩。
。
綠桑又道:“今天十二姑娘還去了四姨太太那邊,不過沒去一會兒,就出來了。”
裴氏“嗯”了一聲,還在想著薛瓷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十二孃和小俞氏倒不怎麼像。”她看向了綠桑,語氣中有些感慨,“除了相貌,別的倒是丁點都不像。”
綠桑道:“十二姑娘若是像了六姨太太,恐怕早就跟著六姨太太去了吧?”
裴氏忍不住一笑,道:“倒也有理。”
綠桑又道:“若太太覺得十二姑娘有可取之處,不如讓十二姑娘搬到咱們院子來——太太前兒還在說,我們國公府雖然庶女多,但大多都沒什麼用處。十二姑娘孤身一人,也正好讓太太□□好了,到時候說不定能有大用處。”
裴氏聽著這話倒是心一動,覺得有幾分道理了。
。
這年頭講究的是姻親,衛國公府現在的地位,若是想穩穩定定地一直傳下去,便須得有那麼幾個能在關鍵時候說得上話的親戚——平常時候可以來往得少,只要關鍵時候能站出來。裴氏的兩個女兒,一個進了宮,一個嫁進了陳國公府,兩個兒子,一個是看中了張丞相的女兒,另一個是看中了當代大儒楊先生的女兒,這都能算作是將來可用的親戚關係。再算上裴家,杜家……但對於衛國公府來說還是會覺得不夠。
若薛春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混吃等死的國公也就罷了,這些關係足夠用到她孫子的孫子上頭去,可薛春回卻並不是。一個憑著自己出色的領兵打仗能力不降等承襲了國公爵位的薛春回,只要他不離開疆場,只要他不能一生都保證沒有一次敗仗,那麼國公府的未來便是未知的。
裴氏閒來無事的時候也曾經細細數過自己的那些庶女,雖然她不待見後院那些姨太太,當初又應承了老國公夫人杜氏的話,不插手姨太太們怎麼管教兒女,但應承歸應承,國公府怎麼都算是一個整體,若是能有用能用的,她早早兒就想要把這些庶女都挨個兒□□好,然後嫁給有用的人家,來換取利益了。
但這個時候綠桑突然提起了薛瓷,裴氏仔細思索了一番,又想了想這些年薛瓷的表現,倒是真覺得是個不錯的人選。
。
“打發去六豔院把十二孃喊來,讓她陪我用晚飯。”裴氏看向了綠桑,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綠桑笑著應了,轉身便打發了個小丫頭往六豔院去了。
。
作者有話要說: 初步解釋了一下必要的背景和上一代的糾葛,布吉島講明白了木有,如果沒明白就不要大意地提出來喲~~~
☆、薛瓷
薛瓷應了正院來的丫鬟的話,轉身去換了一身衣裳,然後便帶著蓮月跟著那丫鬟往正院去了。
蓮月是滿腹疑竇的樣子,奈何今天已經三番兩次被薛瓷敲打,這時候已經不太敢說什麼,只是警覺地跟在了薛瓷身後,一張臉繃得緊緊的,彷彿下一秒就要和人撕扯開來大罵一場。
薛瓷一側頭看到蓮月這樣神色,不免一笑,趁著前頭那丫鬟沒注意,她在蓮月的手腕上握了握,悄聲道:“這副樣子是要給誰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