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此看待。”說完,他唇角的笑容凝滯住了。
晉人喜以容貌判斷一人,如今裴良卻毀了容,楊毓眉間不自覺的一蹙。他雖然為人略顯木訥,不善言辭,實際上卻心細如髮。
楊毓聽聞本該豪情萬丈的裴良這一句話,總有些英雄氣短的錯覺。
生於亂世,是裴良的幸運,若非如此,他怎有出頭之日?生於大晉是悲哀,若非如此,堂堂七尺男兒,何必為容貌損毀而自艾自憐?
☆、第一百六十四章 淚灑長江
裴良頓了一瞬,抬眼看去。
王靖之踏著優雅清朗的步子,慢條斯理的行來,他唇上帶著淺笑,走的極慢極慢,那雙深邃澄澈的眸子帶著若有似無的笑意看著裴良。
:“靖之!”裴良興奮的叫了一聲,幾步走到王靖之面前,雙手握住王靖之的雙臂,朗聲大笑道:“觀你精神清朗,這一路行的可還順暢?”
王靖之笑道:“有你探路自然平順不少。”他看著裴良臉上那塊蜿蜒的傷疤,眉心動了動,緩緩的道:“何人傷你?”
裴良笑道:“前秦小兒,不足為懼。”他轉眸看看已然靠岸的大舟,下僕們將行裝安放在馬車上,又將馬車趕到舟上。
隨著大批北方士族庶民南遷,北方胡人政權紛紛迭起,短短數月間竟崛起了十幾個小國,將華北一帶完全佔領,至“渭水”、“涇水”晉人步步敗退。
鮮卑人羽弗慕立國號“前燕”佔領昌黎、棘城、鄴城、龍城、薊城五城,自立為文昌帝。
氐人苻洪佔據關中枋州、長安、晉陽、南安、黃州五城,立國號為前秦,自稱三秦王。
其他大大小小的政權十幾個令人眼花繚亂。
王靖之眸光定了定,略微思索一瞬,裴良竟未將被氐人相遇告與他,應是不願他擔憂,王靖之雙唇抿成一條線,緩緩地道:“前秦式大,能平安無事便好,虧你缺兵少將也能帶著那些士族脫困。待到金陵,我為你請功。”
裴良想想那些士族的嘴臉,沒來由的心中一陣厭煩,面色冷了一分道:“我一寒門子弟,若無王右軍舉薦哪有今日?”他微微一頓,笑著道:“現下該叫王司徒大人。”
他劍眉微微一蹙,鬼斧神工般的英挺輪廓泛起濃濃的厭倦,沉聲道:“權謀之事我實在厭煩,惟願能在外帶兵打仗,早日收復中原,功勳之事,還是算了。”他頓了頓,接著道:“此次回金陵述職完畢,我準備立即離去與黎仲匯合。”本想問問王靖之是否還會迴歸鐵焰軍,想想,王靖之已在鐵焰軍中三年有餘,想來是不會再回去,生生將最後一句話吞了回去。
王靖之雙眉卻微微蹙起,離去麼?想來不會太容易了。如今局勢紛亂之際,今上卻將為數不多能打仗的將領調回金陵,真的僅僅是述職這麼簡單?
裴良一寒門子弟,原在王靖之祖父,會稽右將軍王晞之麾下,做一小小郎將。
三年前,朝堂更替,政治紛亂之時。
前鐵焰軍驃騎大將軍死於胡人刀下,鐵焰軍五萬將士群龍無,一時間大亂,王晞之向今上舉薦外姓之人裴良。
今上深知,士族中多為清貴,真正能領兵苦戰之人甚少。這才擢升裴良為鐵焰軍驃騎大將軍。裴良經王晞之提點,寫信求王靖之助他重整鐵焰軍。
自此,有了二人深交三載之情。
王靖之再一想謝公安在自己佈局之時,突然急流勇退隱居東山,雙眉不知不覺越蹙越緊。
:“起行!”
不遠處的一聲呼喊,隨之而來的,是三聲擲地有聲的鞭響。
眾人相攜,終於登舟。
此時,數百流民圍到江邊,他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卻各個眸光亮,隱約著有些人淚流滿面,他們手捧著米糧對那漸行漸遠的舟跪倒在地,齊聲高呼著:“多謝楊氏女郎賜糧!”
:“多謝楊氏女郎賜糧!”
:“多謝楊氏女郎賜糧!”
:“多謝楊氏女郎賜糧!”
聲聲高呼,有童稚的,有老邁的,有年輕婦人的,也有輕壯少年的,他們的聲音將木漿划水的聲音掩蓋下去,響徹山巒。
喊聲迴響在山巒疊翠之間,迴盪在每一個人心上。
楊毓輕巧的跳上舟梢,雙眉微蹙著,耳根出微微泛紅,揚聲道:“父老快起。”她的聲音清亮如同碎玉,就連低頭感恩的庶民也不由得試探的略微抬眼看去,只是這一抬眼,便被眼前這容貌明豔氣度卻濯濯清舉的女郎所震。
楊毓轉眸看向江面,復又看回流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