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斷流(五)
實就算是姜明也沒有想到會如此的容易,記得在百元璋之攻打蘇州時,可是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才能完全佔領,而自己卻好像開玩笑一樣,在城門打了幾輪炮,蘇州就直接大開城門了。
出人意料的是姜明並沒有將大隊人馬開進蘇州城內接受投降,而是央請張鎮孫主理此時,帶領部分船隻,透過環城的塘街河,過聚龍橋,從北側水城門進入蘇州城內安民受降,其餘的大隊人馬則是透過運河水道,有吳江縣開進太湖的洞庭山附近駐紮。
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城內詐降,他們這點人馬在水上元軍對其無可奈何,要是真的上了岸,一軍之人不過兩萬,還真的不夠對方填塞牙縫的呢。
姜明準備暫時讓御駕在太湖上駐蹕,然後接受從四面八方過來的各種戰況,因為各軍都有專門飼養信鴿的人員,往來通訊暫時以信鴿為準,這次作戰,由於距離戰線不算太長,所以在信鴿發出的同時,還會用人力的方式送信,留作行朝備案參謀。
等到諸軍的訊息都確切的傳來時,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該做些什麼,而太湖四通八達,無論下一步的攻擊目標在那裡,都可以迅速趕到。
這個時候,呂文早就心悅誠服的告辭,說是要回到臨安報告一聲,爭取早日起兵相應。小皇帝和姜明也裝作不知道他就是呂文煥,遂同意了其的請求,請他回去轉告呂公,要多派一些人,將“殺掉身邊的異族麼你還是大宋的子民。”這句話爭取多讓人知道,並且輔助於蘇州之戰的輕鬆,以皇帝的名義號令大宋子民站出來驅趕胡虜。
呂文煥點頭稱是遂行禮而,姜明、姚良臣伴著小皇帝隨奔宵軍前往太湖駐蹕張鎮孫入蘇州城前去安民接收投降事宜。
本著自人少且大部分都是水軍的原因,所以對待投降自己的元軍十分的優待,除了外族人之外,漢人基本上都沒有受到任何的懲戒。只是互相調防,命其重新組織城內降卒達到今後的立功贖罪。
有降卒組成的大軍,每兩萬人為一,軍長在原則上仍然由其歸降的將領擔任。不過大宋在軍中設監軍一職,由朝廷派人兼任,蘇州城內在短時間內,組織了兩軍人馬。分別讓石旺、汪東海等人擔任軍長之職他們首先要表明自己忠心的地方,就是吳江縣,那裡現在的守軍仍然正在觀望狀態,而下一步就是讓他們明白觀望的下場是什麼,也算是給全江南所有的州縣提一個醒。讓他們知道自己該站到那個陣營才是正確的。
吳江縣裡的宋軍靜等大半天雖然知道有大批的宋軍再京杭運河上游弋,卻不見攻城的動靜,慢慢地們就放鬆了警惕,一顆緊張的心漸漸鬆了下來。到了晚上斥候回來說,蘇州守軍已經開門投降宋軍已經進入了蘇州城。
心想道應該是沒有什麼事情了。於就安心地在那裡等待著宋軍前來招降。可是夜間突然起了大風。雖說已經是初春地天氣。大風之夜還是很冷地。士兵們都窩在避風地地方打盹。在僥倖地想。就算是宋軍前來進攻。這樣地大風夜。或許不會攻城吧!
正當元軍在做著僥倖地夢地候。有原來蘇州地駐軍組成地地大部隊也都窩在城下四周地避風處。靜靜地等待一個關鍵時刻地到來。
而其中有一支大約只有百十餘人地小部隊。卻在悄悄地活動著。他們拖著五輛極其笨重地東西。正選擇地方位安置。他們是要挑選一個恰到好處地順風方位。好讓鋼炮真正發揮作用。
炮位終於選擇好了。待命地士兵也被告誡即將投入戰鬥。
突然。一陣巨響地動山搖。打破了清晨地寂靜。緊接著城裡地房屋燃起了大火。風助火勢。火借風威。頃刻工夫。吳江縣城裡成了一片火海。
待元軍驚醒過來。還不知該不該去救火地時候。反正地蘇州駐軍已殺進城來了。倉皇應戰地元軍。被包圍在火海之中。哪能還有反抗地能力?頃刻間。火海旁邊。又增加了一片片血海。在立功心切地石旺、汪東海親自指揮下。吳江縣城守將被俘。兵士們幾乎屠殺殆盡。
石旺、汪東海站在火光輝映的猩紅的血海中,雙眼瞪得溜圓,他想的是,明天該怎麼回報戰績,來證明自己的忠心。這麼想著,汪東海突然指著血海中的死屍,冷冷地發出一道命令:“將他們每人的一隻耳朵割下來!”
三天之後,姜明趕到了冷風悽悽的吳
頭,看到仍在嫋著餘煙的一片廢墟和那慘不忍睹的一他那本來泛紅的臉龐陡然灰白了一下,心頭驀然跳出一句話:殺了這麼多人呀!這只不過是瞬息的一閃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