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謝遙道:“已經泡成這樣,便是有記號也看不出來了。”謝遠也走過來看了看,微微思索片刻道:“原來如此!”見眾人皆看著他,輕聲道:“想來管事也不確定這便是阿寶,只是她必須是阿寶!”
他話中有話,好在在場都是聰明之人,稍稍一想便明白了。謝遙拍拍盧縉道:“別難過,阿寶可能還沒死。”盧縉已如死灰的心瞬間又燃起了希望,隨即又想到阿寶不會游泳,當日若被救起,已經過了這麼多天,為何遍尋不到?難道她早已……他不由又看了棺內一眼,臉色更加灰敗。謝遠道:“令人繼續暗裡查詢,只對外說阿寶……已死了。”他雖這般說,心裡卻也認為阿寶凶多吉少,繼續查詢無非是給家中長輩與盧縉一個希望與安慰罷了。
眾人在壽春又停留了幾日,謝遠已命人給廬江與京城送信,說出疑點,並詢問謝謙應將棺中人葬於何處。謝謙很快便回了信,令他們將棺木送至廬江安葬。眾人便又前往廬江,行了幾日剛進廬江境內,早有謝家僕從等在那裡,將他們接進府。崔氏一見到他們便哭了起來,原來謝老夫人畢竟年老體弱,病痛交加,竟然越來越嚴重,如今已性命垂危,只吊著一口氣等著兒孫們回來。
乾寧二年三月底,同安侯府老夫人病逝,皇帝蘇煦派內侍監梁建赴廬江弔唁,同安侯謝謙自請服喪丁憂,回籍守制,欲辭去大將軍一職,皇帝不允,只許假百日,容其回鄉辦理後事。
七月,皇帝下旨,令謝遼仍率所部鎮守朔方,盧縉因要尋找阿寶,上書皇帝請辭,皇帝不允,令其隨軍同行。盧縉欲抗命,被謝謙勸阻,謝謙入宮與皇帝密談,翌日聖旨下,遷盧縉為吳郡都尉。九月,謝遼自帶兵駐守五原,令謝遙領五萬精兵,在雲中駐紮,互為策應。
作者有話要說: 超載猛於虎……
☆、五十二、赴任朔方
乾寧八年正月,才過完上元佳節,雒陽城中商鋪彩燈尚未摘下,朝堂便傳來噩耗,鎮守朔北的輔國將軍謝遼在巡邊途中,遭遇北狄伏擊,力戰不敵,以身殉國。
自乾寧二年大敗北狄,謝遼鎮守朔北已有五年,經歷大小戰役不下百場,未曾有一敗績,今竟會突然死於一次例行巡邊,大越舉國上下為之震驚。百姓俱知,兇悍的北狄人至今過不了朔北,皆是因為有謝家兄弟鎮守北疆,如今謝遼一死,謝遙孤木難支,北地不靖,只怕戰火又要重燃。
皇帝蘇煦這幾日十分煩惱,這幾年全賴謝氏兄弟鎮守朔方,邊境安寧,他才能騰出手整頓朝政。先是五年前籍由丞相袁繼宗謀逆一事,羅織罪名,用了一年多時間,將太后一黨盡數剷除;隨後他明裡重用謝氏為首的幾大豪門,暗地卻著手將次一等的世家一一清理,如今地方官吏還未調換完畢,謝遼卻突然死了,讓他措手不及。方安建議他召謝謙商議,他借弔唁謝遼為名去了趟侯府,見謝謙老態畢現,身體大不如前,知他心中傷痛,嘴邊的話竟說不出口。好在謝謙久經風浪,看出了他的來意,不待他問,便保舉了一人接替謝遼,正是吳郡都尉盧縉。
蘇煦心知盧縉是最合適的人選,卻發自內心地不願重用他,因此猶豫不決。方安了解他的心思,勸道:“盧敬之之才陛下十分了解,以他之能,鎮守朔北應不會比謝遼差。袁……袁姑娘已經失蹤五年,恐怕早已凶多吉少,陛下便是對他有心結,此時也應為了大越邊境安定放下才是。”蘇煦畢竟不是昏聵之君,思慮再三,終是召盧縉進京。
盧縉早已視謝遼為兄,心中悲痛不已,應召進京後便前往謝家弔唁。謝謙待他拜祭完畢,將他請到書房坐下,輕聲道:“你如今可死心了?”盧縉一怔,旋即明白他指的是阿寶之事,搖頭道:“我總覺得阿寶未死。”謝謙長嘆一聲,暗道“痴兒”,說道:“原先你要找阿寶,我便由著你去找,求著陛下改了旨意。如今二郎……去了,北地空虛,你還要為了兒女私情棄大義於不顧嗎?”
盧縉忙起身道:“我雖不信阿寶已死,值此多事之秋,也只能以國事為重。阿寶……阿寶她定不會怪我。”謝謙點點頭道:“如此我便放心了。”看了看他又道:“你有沒有想過,阿寶可能真的已經……”盧縉正色道:“一日未見屍身,我就要找她一日。”謝謙道:“你已找了她五年,莫說淮河沿岸,長江南北你都找遍了,聽說還練出了識骨辨人的本事,還不願死心嗎?”
盧縉沉默片刻道:“我有時在想,若是我當日在朔方戰場上失蹤,下落不明,阿寶會怎麼樣?只怕她也會一直找下去……生也好,死也罷……便這麼一直找下去……待朔方安定,朝中另選賢才繼任,我還要繼續去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