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兄; 你原不必走的。你在朝中這些年,所行所為旁人皆是有目共睹。你。。。”
徐修搖了搖頭; “是我想走的。”
他的聲很平; 眼裡還帶著幾許笑; “自盛寧十七年,我入了這汴京城,時至如今已有九年餘。。。這些年; 我比起旁人,走得太過順暢。”
“而如今。。。”
徐修笑了笑,終歸是未說完。
他接過青文奉來的酒,是遞人一杯; 才又一句,“宋兄不必掛懷,徐某相信; 我們終歸還是能再見的。”
宋玉接過酒盞,與徐修一碰,盡數思緒化為一個笑,與人一句; “那宋某就預先祝徐兄前程似錦,再創新績,早日。。。歸來。”
徐修輕輕嗯了一聲,而後是抬頭飲盡這一盞酒,付之一笑。
他最後看了眼那“汴京”二字,與宋玉告辭,轉身往馬車那處走去。
徐修的步子走的很穩,如初來汴京時一般,只那時。。。他不過是那芸芸學子中最為普通的一人罷了。
而今。。。
而今,他也曾官拜過三品戶部侍郎。
如今卻是從聖上旨意,趕往西北任知府。。。
徐修坐上馬車,伸手打了車簾,看著外邊行人不止。。。他的腦海中滑過許多景象,可最後也不過是化作一個雲淡風輕的笑。他鬆手落了車簾,靠於車廂,擱盞於茶案上,是很平一句,“走吧。”
馬車緩緩往前去,而這汴京城的人與事,終歸是與他無關了。
———
西北城裡。
一處民宅,卻多了外來的主僕三人。
他們是三月末的時候到的這處,正是從臨安過來的趙妧幾人。
經了臨安那一處停歇,趙妧竟然也起了幾分疲累。
尚未至西北時,她心中已生了幾分想法,是要去過這處便回汴京的意思。
待至這西北之處,趙妧看著那些人或是穿常服、或穿穿胡服行走在街上。老人小孩,年輕男女,他們每個人的面上都帶著笑。。。這個笑,是帶著極為滿足後的笑,是讓人見之便心生欽羨的笑。
趙妧卻不願走了。
她從未來過這樣的地,不同於汴京城的處處精美華麗,也不同於臨安的精緻小巧。。。這裡有蔚藍瞧不見邊際的藍天,有綠油油的青草地供人放牧、騎馬,還有那肆意的少年少女明媚的笑——
還有那巷中巷尾的二胡小調,那不知是何處語言的小調歌謠,都吸引著趙妧駐足。
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她選擇了留在這處,在這處待上一段時間。。。看看是否也能如他們一般,過得心滿意足,讓人心生欽羨。
而今,趙妧在這處已待了半月有餘。
她換上了春衫,如一個普通人一般,走在這西北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條小巷。。。這裡民風開放,未被孔孟禮教規矩束縛著,平日常能瞧見那少男少女一道握手唱著歌,跳著舞。
她還認識了幾個朋友,有胡人,有漢人。。。
都是年華正好的少男少女,他們領著她嚐盡了這西北城裡、街頭巷尾的小吃。
她與他們跳舞,與他們唱歌,還與他們一道策馬打草,過得肆意瀟灑。
近些日子,四惠常與她說起,說她看起來比往日開心了不少,還說她臉上的笑比往日多了許多。
趙妧有時候也會看著銅鏡中的自己,看著那雙綻開的眉眼,恍如看見了從前的自己,看見了那個明媚的姑娘——
可更多的時候,她卻還是選擇。。。
躺在院中那一株合歡樹下,手中握著一本書,安靜的看著。
———
高湛過來的時候,是在四月的一個午後。
四惠開的門,看著這個小將軍眉目含笑,正站在門外,見她出來,便說上一句,“阿妧呢?我來帶她出去玩。”
她與人拘了道禮,才又開了口,“主子尚在午睡,還要一刻才會醒來,怕是要讓高小將軍多等一會了。”
高湛擺了擺手,道句“無事”,便先跨了門進去。
庭院不大,他循了一眼便瞧見了趙妧。她正躺在藤椅上,手中還握著一本書,卻合著眼,是睡著了。。。
四惠方想去攔人,便瞧見西北這個小霸王輕手輕腳,往主子那處走去。
他未曾靠的太近,只在一處小墩子上坐了下。
四惠邁出的步子收了回來,她看著那處,合歡樹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