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到得蘇府,把東西交給長寧長公主,又照例問了一回戰報,知道前線雖然戰況膠著著,可大軍並沒有吃虧後,雷寅雙大鬆了口氣。正要告辭時,恰遇到同樣來送捐贈物的石慧母女。
石慧拉過雷寅雙,見她娘和長公主等人都各自忙碌著,便悄聲問著雷寅雙:“你可有收到你爹和江世子的信?”
雷寅雙搖頭,又好奇反問著她:“你問這個做什麼?你家裡不是沒人從軍嗎?”石慧她爹是文官。
石慧的眼眸莫名一閃,搖頭笑道:“沒什麼,就是好奇一問。好像宋三兒和馬鈴兒家裡也沒收到家信呢。”
“這是自然的。”雷寅雙賣弄著從花姐和長寧長公主那裡聽來的訊息,道:“關外又不像我們關內,三里一村五里一鎮的,據說關外經常是八百里不見人煙,便是有家信,也沒辦法及時傳遞。何況如今前方戰事正吃緊著,只怕一來他們沒空,二來,也不好佔了傳遞戰報的驛馬來做這等事。花姨說,等過段時間,關外的局面開啟了,就該有信來了。”
似乎是老天爺聽到了雷寅雙的話一般。第二天,兵部竟真有人送來了雷爹和江葦青寫回來的家信。
自然,按照大興的規矩,未婚男女是不可以私相授受的,所以,江葦青那信是夾帶著雷爹的信中的。
當花姐意味深長地把信遞給雷寅雙時,雷寅雙這傻丫頭都沒意識到這件事意味著什麼,只一臉甜蜜地拿著信,回屋去看她這輩子收到的第一封情書去了……
花姐以為,那信裡大概會有些什麼肉麻的話,不過她多慮了。既然這信是透過雷爹的手寄來的,想也知道,那江葦青是不可能在老丈人有可能會“檢查”的情況下,往信紙上寫什麼不宜公開的情話的。而且,以雷寅雙的性情,便是他寫了,只怕她也不一定能領情,不定還會覺得他肉麻。所以,他的信,若換個角度來看,完全就是一篇軍旅日記。除了戰友間的趣事軼事外,便是大段大段的塞外風光和異族風情。
江葦青到底是才名在外的,一支生花妙筆寫得雷寅雙好一陣心癢難耐,只恨那天啟帝如花姐她們這些女兵們所抱怨的那樣,“鳥盡弓藏”,居然再不許女子從軍。
在全民支援前線戰事的熱切中,新的一年來到了。
這一年新年,宮裡諸事都因戰事減了規格,只元宵賜宴略擴大了規模。太后特命那些有父兄子侄從軍的女眷們,都可以入宮參加宮宴。
宴上,太后出人意料又不怎麼出人意料地把雷寅雙給招到了身邊——去年的這時候,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馬鈴兒。江葦青則坐在太后的另一邊。
見太后的眼也在看著對面的那個空位,雷寅雙心頭一陣感慨。
太后看看身邊空著的位置,又回頭看看雷寅雙,眼眸中不由閃過一陣遺憾之色。當初若不是她阻著,想來如今逸哥兒的親事已經有了著落。有了牽掛的他,肯定再不會像這樣不顧忌安危地以身涉險……
太后眼裡似有淚光閃動,雷寅雙又豈能看不出,太后這是在替江葦青擔著心。於是,她便又發揮起她那說故事的天分,把江葦青信裡提及的那些內容,加上她的一些演繹,竟是說得如一部書一般的熱鬧,算是替江葦青“斑衣娛親”了一回。
太后又豈能不明白她的心意,抹著那笑出來的淚,拍著雷寅雙的手道:“你是個好孩子。如今你爹不在家,我的逸哥兒也不在家,以後你有空了,就常進宮來陪陪我這老婆子吧。”
雷寅雙自認為她有那個義務替江葦青盡孝的,便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太后那裡雖然語焉不詳,可她對雷寅雙的親近態度,以及和雷寅雙交談時總有意無意地提及江葦青,這事兒在有心人眼裡看來,便是一個很有些明確的訊號了。
隔了一排的座位後面,鎮遠侯府程老太君聽到眾人私下裡的議論,再看向雷寅雙時,那微微閃爍的眼神,立時就讓感官敏銳的雷寅雙後脖頸處一陣發癢,只是回頭四顧時,到底沒有看出來那惡意來自何方。
☆、第138章 ·流言蜚語
第一百三十一章·流言蜚語
這一年的正月初六,雷寅雙滿十六了。
雖說京城還沿襲著前朝“貴女晚嫁”的風俗,但因之前的戰亂年代裡人們都習慣了早婚,所以,便是高門大戶都講究留女兒到十七八歲才嫁人,但若是家裡的女兒到了十六仍未訂親,則多少就會惹來一些閒話了。
不過,這閒話卻是不包括雷寅雙,雖然她也十六了,且也沒訂親。
自元宵宴後,京裡便有風聲說,太后替江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