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白顯瑜終於知道自己的鬱悶感從何而來,剛剛見到皇后時,她那笑意盈盈的模樣,就是料準了自己進屋後會被吃的死死的。
他悶悶道:“那你就不心疼我了?一聲不吭從阜陽城離開,讓我擔心了半年,你可知道這些日子我是怎麼過的。”
方沁姝臉上的神情軟了下來,拉起他的手輕輕包裹住了孩子的小手:“你其實心裡知道德王的所作所為,早晚有一天會出事,他卸了那麼多大臣的職務,將他們囚在家中,還枉顧百姓性命,這已經不是個合格的皇上所為,他的身體還不好,立了齊王世子為太子,你說能有多少人信服與他,假若有一天他就這麼去了,留下這麼朝堂,是要誰去替他收拾殘局,更何況現在眼前的是阜陽城外那六千流民,我們也有孩子,你忍心讓那些無辜百姓失去家人,流離失所?”
“你不能再由著他繼續下去,及時停下來,其實也是在幫他。”方沁姝微抬了下頭,看著他,“是我求著皇后給你送信的,想讓你有機會與我們母女團聚,更想讓我們一家三口今後能永遠安安穩穩在一起,皇上和皇后娘娘不是非靠你不可,他們照樣是有辦法能夠解決眼前的危機。”
“我不想你出事。”
白顯瑜此時是相信了,這番話一定是皇后娘娘告訴她的,即便不是皇后讓她說的,之前聽的也不在少數,可即便是皇后刻意教她的又能如何,對他而言,僅僅是受用和不受用兩個選擇。
聽到她說不想他出事時,看著她那眼神,白顯瑜早已經土崩瓦解。
他更清楚一點,儘管不想承認但她的確說的沒錯,紀凜和皇后確實不是非靠自己不可,昨夜闖入送信的那個暗衛,便能對他下手,殺不殺的了不一定,但受傷時肯定的。
而皇上那兒,黑旗軍遠不如前,朝中的形勢他最清楚,隨軍而來的官員都並非是真心實意的,這些人到了關鍵時刻都不知會做出什麼事來。
而一旦這邊打起來,阜陽城那兒若是被那些流民攻破,造成的後果,將會是大晉建國以來最大的恥辱。
想到那樣的結果,白顯瑜一股寒意冒上心頭,不由摟緊了方沁姝。
此時白顯瑜又無比慶幸她當時一聲不吭的離開,若是沒有這一出,皇上御駕親征,他跟隨前來,正當待產的她只能留在阜陽城中,而到那時候,混在流民中的白顯誠,不會放過她。
屋內溫馨,直到天快亮時白顯瑜哄睡了她後才離開,走出屋時,有人在院子裡等他。
腳步聲響起來,紀凜轉過身,白顯瑜斂了神情,直截了當的開口:“我有要求。”
…………
六月,天越漸炎熱,卻不見有人出城賞荷,錦州城外十里地處,已是紮營的第五日。
白顯瑜從西城門過來稟報,下午到的營地,天色暗下來時才見到皇上,紀灝的臉色比幾天前還要差,也許是因為擔心流民的事,也許是因為這兒的天太過於悶熱。
聽白顯瑜說城內並無動靜,紀灝擺了擺手:“百步嶺內動靜不小,你在西城門外的營地內沒有聽見?”
紀灝所說的動靜,是錦州城內有人從山裡繞過去出城離開,他並不是完全的信任白顯瑜,西城門外的營地裡另外有他的人。
白顯瑜顯得很冷靜:“百步嶺內有喬家軍,我們深入五里就遭了突襲,無法破越。”
紀灝輕咳了聲:“那你說,阜陽城需要多久會被他們破越。”
“皇上,臣肯定皇上即日帶兵回阜陽城去,流民一事迫在眉睫,若真讓他們攻破了城門,後果不堪設想。”白顯瑜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懇請求道,“這些流民中有許多對朝廷有怨,一旦他們攻破城門,宮中的人都會遭難。”
紀灝看著他,搭在扶把上的手輕輕彈著,臉上似是有笑意,聲音卻是徹骨的寒:“他讓你這麼說的。”
皇上果真是不相信他了,連他出軍營進城的事都知曉。
“女人誤事。”從方沁姝離開阜陽城開始,紀灝就知道他會變,“他還讓你傳達什麼。”
白顯瑜微抬了下頭,不等他回答,外面的營帳簾子就被拉來了,紀凜走了進來。
“這些話,不需要傳達。”
第134章
紀灝派人安插在城西外軍營內來監視白顯瑜; 所以知道他深夜離開軍營進了林子。
深夜進去,天將亮時才出來,無非是從百步嶺到了錦州城內; 見了六弟。
但六弟會親出城到軍營裡來見他; 紀灝是沒想到的。
要知道眼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