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1/4 頁)
任何一方再添幾千兵力,這僵局就會被打破,輸贏也就在即,而錦州城這兒的兵力是可以預計的,喬將軍手底下這點兵馬,加上錦州這兒駐守的,遠不及那從北嶺那兒召回的。
這時,阜陽城那兒,紀灝決定要御駕親征。
二十幾年前,南平和大晉打了三年,戰事不能平,先帝御駕親征又是兩年才將南平拿下。
如今紀灝御駕親征,便是有了熟悉感。
這樣的熟悉感應該就是勝利。
可行至半路,途徑淮陽時,北嶺那兒忽然傳來了流民造反的訊息。
組織起來的流民從北嶺往阜陽城,一路壯大,在泰州之外時已有四五千人,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什麼都幹,可見之處屍橫遍野,比錦州外這兒的戰事還要慘烈。
訊息傳過來之後,朝野轟動,還留在朝中沒有跟隨親征的衛老國公看到那奏摺徹夜未眠,派人追趕前去將訊息傳給皇上,而錦州城這兒,紀凜得到這個訊息之後,亦是震驚。
北嶺那兒很是荒蕪,許多年前那兒就只有些荒山,因為環境惡劣,沒什麼人住在那兒,是被流放過去的人一鋤一刀開闢出來的。
但開闢了這麼多年,那邊依舊貧瘠,和別的地方比起來,那邊還是很艱苦,一年中有半年時間天寒地凍的,再開闢都無用。
訊息中所說的流民就是那些被流放過去的人,其中有官員,也有被牽連的,齊家被流放到那兒的富家貴公子,身份低一些的還有一塊兒被流放的家僕。
既是犯人,不論犯的什麼事,都不是什麼好相處的人,心狠手辣之輩有,詭計多端的有,即便不是因為犯事而是被牽連,幾年下來也被磋磨的沒了善意。
所以北嶺那兒時常會出人命,石場內砸死人的事兒不在少數,因為這些都是犯人,權當是累死的,也不會多在意這麼一條性命,久而久之,北嶺的人戾氣都很重。
因為其條件太艱苦,流放過去的人許多都活不長,之前像白顯誠那樣熬不住逃回來的也不在少數,可被抓回去的更多,紀灝從北嶺調過來的兵馬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之前是用來看守這些流放犯人的。
去年十一月,紀灝將人召回時,北嶺那兒還沒鬧出什麼事情來,為數不多留下看守的人也能管得住這些人。
但入了十二月,北嶺那兒大雪封山時,訊息傳不出也傳不進時,外面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早已蠢蠢欲動的那些犯人開始鬧事,經歷了一場廝殺後,看守流放犯人的官員士兵,不是被殺就是被抓,自由了的這些人隨後開始在北嶺召集人馬,等開春大雪融化可以出山時,他們一路往阜陽城的方向殺過來,隊伍不斷壯大。
而白玉瀅口中,本來該在錦州城內,不會回北嶺去的白顯誠,就在這些人之列。
一個居心叵測之人能做的壞事有限,一群居心叵測之人聚在一起,就是一群土匪,還是一群聰明狡詐的賊,要讓他們這麼鬧下去,泰州的百姓不知道還會死多少。
紀凜更不放心阜陽城那兒的人,白顯誠這個人陰險毒辣,與他為伍的那些又會好到哪裡去,流放北嶺的那些人中,有不少是背了數條人命的,必須要攔住他們。
紀凜即刻派人給已經抵達阜陽城外的小喬將軍送了信,祁風這時已經在阜陽城內,讓他與周將軍他們接應上後,聯合城外的小喬將軍,應該是能抵禦一陣,之後就得靠二哥手底下那些從北嶺召過來的人。
但幾乎是同時的,紀灝率軍親征的部隊抵達錦州城外時,那邊流民到了崇山,距阜陽城僅半日行程。
從北嶺一路過來哭嚎遍地時,錦州城外的兵馬不為所動,西北兩城門外皆有列陣,戰事是一觸即發。
僵持的第三天,西城門這兒白顯瑜的營帳內,卻是收到了一份“賀禮”。
兩天前方沁姝生下一女,如今妻女二人,都在紀凜手中。
第133章
白顯瑜倒是想嘲諷; 堂堂六皇子,登基三年,竟會用這樣的手段來威脅他。
可白顯瑜無處可諷; 他手裡的不過就一封信而已; 連送信的人他都沒看到,想也知道是紀凜身邊的暗衛; 這樣的人能在軍營裡來去自如卻沒有直接對他下殺手,只是送了一封信。
又像是在諷刺殺他是易如反掌的事; 留他性命不過是為了讓他有選擇的餘地。
此時白顯瑜也猜到了; 皇后和小公主並沒有死; 自己的兔兒從家中一聲不響的離開,報的平安信中還不透露她所去的地方,讓他誤以為她去了攏州; 原來是跑錦州這兒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