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陳統領率三千兵馬在錦州城外五里地駐紮,第二天就派了人到城門下,要求見喬將軍。
陳統領的目的是為勸降,要是喬將軍開城門投降; 皇上便不會追究此事,喬家不會因此受難,錦州城的百姓也能免遭戰火波及。
與陳統領一同前來的楊大人就是這個負責說服的人; 他不僅是要說服喬將軍,還要來勸擁兵自立的二皇子不要再執迷不悟。
但這些話,更像是說給錦州城的百姓聽的,而不是說給紀凜聽。
提他被南平人救走; 再提他擁兵自立,聽起來就是六皇子和南平人合謀,企圖覆滅大晉,要給當年的南平人報仇。
喬將軍在城牆上哈哈大笑,他與陳統領不熟,和楊大人倒是舊相識,習武的不願和文人為伍,喬將軍嫌的就是他們這幅文縐縐的樣子,說話也喜歡拐彎抹角:“楊大人,執迷不悟的到底是誰你心裡不清楚麼,德王那身子骨,連個孩子都生不出,還得從齊王那兒過繼世子立為太子,你們這群人平日裡不是最喜歡把正統掛在嘴邊,齊王世子這都隔了一輩,你們也能接受,這算什麼正統嫡出?”
“還有那衛國公,一把年紀非要爭什麼嫡長,皇上登基三年,可有什麼對不住大晉的地方,在位期間多的那些事你們都沒瞧見?你們這群人啊,我看就是太閒了,就該把你們扔到北嶺去,嚐嚐那邊吹上半年風雪是什麼感覺,整天喊著為國為民,泰州那兒的旱情你怎麼不去管,平府水患你怎麼不管,四處造謠生事,編排皇上的不是,也是皇上仁慈,換做當年的先祖皇帝,你們還有命活麼,你為官多年,說的這些話老臉羞不羞!”
“我告訴你們,本將軍支援的就是正統,是先帝過世之後,太后娘娘親自主持,四家合力擁護登基的皇上,沒爭沒搶,也不是那個連四朝元老都下的去手的德王,楊大人,你要再這麼執迷不悟下去,這大晉遲早會毀在你們手裡,你也不看看這天變成什麼樣了!”
放狠話誰不會,文官最為擅長的,武官也會時,就沒什麼優勢了。
喬將軍說完後看著遠處的楊大人,瞧那神情,怕是氣的不輕。
楊大人的確是氣的不輕,更多的是喬將軍話裡的意思,一旁陰霾著神色涼涼了一句:“楊大人說的這些有何用,若這樣就能勸的他們開城門交出逆賊,我這幾千兵馬就是來做戲的。”
“你!”
楊大人轉頭,區區一個從營裡提拔上來的佐將,做了統領後這麼囂張,這陳家比那姜家還要會仗勢。
“楊大人還是去後頭坐著的好,以免刀劍無眼,傷了您的尊貴。”陳統領沒把他放在眼裡,冷哼了聲轉身下令,“投石準備!”
這邊喬將軍下了城牆後,見到等在下面的謝岐,哈哈笑著走上前去,拍了拍他肩膀:“多虧謝大人出的主意,痛快啊。”
看起來比喬將軍年輕許多的謝岐,修身而立,頗有幾分仙骨味,他笑著提醒喬將軍:“勸說不成容易惱羞成怒,將軍要提防。”
“就陳家那小子,哼,老子在攏州打商國人時,他還不知道在幹什麼。”喬將軍臉上的笑意褪了下去,轉而是來自軍人的凌厲,在他看來,德王將駐守在北嶺的兵馬召回來這麼舉措就十分的不妥,雖說這些年來北嶺那兒太平了許多,可依舊是存了許多隱患,現在一下抽走了上萬兵馬,屆時想補救都來不及。
話音剛落,城牆上有士兵匆匆趕來稟報,瞭望塔的守衛發現,三里地外有大批人馬逼近,前面是投石車。
來的比謝岐預計的還要快,看來他們本就沒打算勸服,喬將軍對謝岐拱手,沉凝著面色,帶人上城牆。
一刻鐘後全城戒備,錦州城內,距離城門口較近的地方,賣菜的老漢剛收下錢,由城牆傳過來的低沉號角聲,驚的他險些把銅錢都抖掉了,眾人朝聲音來源處看去,城牆外的天空忽然變得霧濛濛的,像是煙塵滾起來,還有馬蹄嘶吼聲傳來。
還沒反應過來,眾人的視線裡,有什麼從遠處飛過來,朝著他們的方向。
不知誰喊了聲小心,就在菜攤子前不遠處,轟的一聲巨響,遠處看很小的東西,突然變的很大,砸在了攤子前的一個草屋,將草屋頂砸了個大窟窿。
眾人都被這巨響給砸懵了,好半響都沒有人反映過來,大家木楞楞看著那草屋。
轟的又一聲,整座草屋坍塌,煙塵四起來。
眾人紛紛退散開去,神色慌張的朝四周張望,朝那東西投過來的方向看去,又有砸過來的,城牆附近頓時亂做了一團。
行人的腳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