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讓人放的,卻未曾想過,印月樓這個地方也是年幼時,他們來過的地方。
那是他從樹上摔下來傷好了之後,隔了許久,恰好是年三十的宮宴,她跟著他到了印月樓這兒,偷偷走到上面往下看,那時她說過,若是這湖面都亮了,應該會和天上的星辰一樣美。
兒時的童言童語,說過很快就忘了,許多年後,當二哥哥帶她來印月樓時,望見那一片如星海一樣的湖面,她也未曾想到過與他有關。
直到再看到這些燈。
第31章
不遠處的木槿和紅鶯鬆了一口氣; 剛剛險些嚇死她們; 娘娘要是真的落了水,數九寒冬的,可不得生一場大病。
這時她們身後傳來了腳踩雪的聲音; 一轉身,李福公公就在她們身後,還帶了連個小太監,三個人手裡是還沒來得及放完的祈福燈。
木槿拉著紅鶯朝後退去,到了李福身旁。
紅鶯指著李福手裡的花燈:“公公; 這些都是你們做的?”
李福點點頭; 可不; 他們幾個忙了兩宿才做出這些祈福燈; 適才偷偷過來放; 原本是要放完了再走的; 可皇后娘娘忽然過來了; 嚇的他們連忙找地方躲藏。
“娘娘從印月樓下來的時候; 我們也沒追上。”
李福嘆了聲:“去年的燈是放完了,皇上在這兒守到娘娘離開了才走的。”
五個人就這麼站在角落裡; 望著湖畔那兒,剛才還是皇上和皇后呢; 這會兒瞧著; 怎麼看不大清皇后娘娘。
站的久了,難免會冷,即便是穿得多; 腳下厚厚的雪,冒上來的寒氣也令人發顫。
沈嫣此時卻沒感覺冷,整個人被包裹在皇上的大氅中,半張臉又藏在狐絨圍脖下,風都吹不進來,熱烘烘的。
湖面上的那些祈福燈越飄越遠,有不少在水裡浸溼後已經沉下去了,湖面上的光漸漸黯淡下來,餘下那些的火也越漸微弱,沈嫣動了下身子,扭了一半,抬起頭,看到了大氅上沾滿的雪,抬手輕輕撣開:“時辰不早,該回宮了。”
紀凜又將她的手藏回了懷裡:“尚未子時。”
“等子時就來不及了。”快到子時,阜陽城裡的百姓都要趕去廟裡趕著上香,宮裡這邊也要去宗廟祈福上香,從這兒軟轎過去至少要小半個時辰,這可不能錯過。
“先送你回去。”
不等她反對,紀凜牽起她往回走,到了印月樓後送她上了軟轎才前去宗廟,這會兒距離子時,還有半個時辰。
回到永和宮後沒多久,沈嫣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鐘聲,一百零八聲,迎接新年到來。
幾乎是同時,阜陽城內各種盛起了煙火,宮中也是,從永和宮看出去,整片天都是亮的。
這樣的熱鬧會持續一夜,沈嫣讓玳兒準備了不少吃食,御膳房那兒也送來了餃子。
在沈家的時候,孩子們每年都要守歲,平日裡即便是再貪睡,這天夜裡是要熬住,兄弟姐妹們聊天吃零食,再來一大碗的餃子,熬到了天亮,就去各房拜歲討壓歲錢。
入宮後這些還要複雜些,一個時辰後宗廟那兒祈福完,皇上過來,沈嫣讓玳兒重新煮了餃子陪著他吃完,他還得去太后娘娘那兒,再到永和宮時,已經是四更天了。
往常這個時辰,得起來準備上早朝,年初一到初六雖說不用,但宮中是沒有歇息的日子的,大年初一,要去皇陵祭拜。
五更天時,天還灰濛濛的,天上飄著雪,承明門前車轎齊備,出發前去皇陵。
前頭是皇上坐著的馬車,後面太娘娘的,皇后的,餘下那些妃嬪,幾人一輛,加上候在宮外的官員和護送守衛,浩浩蕩蕩。
這樣忙碌了一天後,回到宮中已是傍晚,太后娘娘還要接見前來問安的張貴太妃和齊王夫婦,延壽宮中,這會兒正熱鬧。
沈嫣陪在太后身旁,左下方坐著張貴太妃,在她旁邊是齊王妃,對面還坐著一同前來問安的幾位太妃娘娘。
被禁止入宮的永嘉長公主沒有來,但此時屋內的話題卻是圍繞她的,張貴太妃並不知道永嘉長公主離宮的原因是什麼,只對她的婚事關切的很,便熱切的和太后娘娘貴說道:“嫁過去半年,守了三年,馬家也不該在說什麼,我看那林家二公子挺好,姐姐你說呢。”
太后臉上的笑意淡淡的:“林保侯家的二公子?”
“是啊,三年前他那妻子病逝了,膝下又沒有子女,永嘉嫁過去了不正好。”說罷,張貴太妃便捂嘴笑著,“這阜陽城裡再也找不到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