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 頁)
:“沒有皇上。便沒有馬仁的今日,皇上若有所需,馬仁便是拋家棄產也要為皇上籌措一筆銀錢出來。”
黃置業也跟著道:“不錯,咱們的富貴是皇上給的,皇上若有什麼難處儘管開口,我們發動海商會盡量籌措。”
朱駿不禁啞然,他原本是嫌青鹽漱口既不衛生,又不舒服。因此無事時畫了圖樣,寫了配方讓工匠去製造了副牙刷。雖然比之前世的牙刷舒適感要差了不少,但是比起青鹽漱口好了許多,便有了拿出去推廣的想法,這海都城中論親近自然是馬仁、黃置業、哈布達、黃信等人。偏偏哈布達去了爪哇,以海商會副會長的名義在爪哇組建爪哇海商會,黃信主要跑地是走私東南沿海的這一塊,也抽不出身來。因此便選上了馬仁、黃置業二人,不成想他們倒是誤會了朱駿的本意,還道是皇家內庫裡沒了銀子,皇上找個由頭讓他們納捐呢。
“朕可沒有難處,你們也別想歪了。”朱駿白了兩個老狐狸一眼。平日裡爾虞我詐的人自然不會把人往好處想。朕這樣多雖說也有牟利的成分,可也是為海都百姓著想不是。
“是。是,是。皇上吩咐我們一定照辦。明日我們就到開發區去設個潔具作坊,專門製作皇上的洗漱用具。”馬仁連連點頭。
黃置業道:“是我們以小人之心。度了皇上的君子之心,實在是該死,皇上恕罪。”
二人都是一副誠惶誠恐地模樣。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啊。這可是中華上下數千年恆古不變地道理。現在皇上雖然笑臉吟人。說不定哪天想起今日這一茬來秋後算賬呢。
朱駿又坐回石凳上。擺了擺手:“這作坊你們聯合一起去辦?唔。這倒是個好主意。有點股份公司地味道。兩位愛卿。你們可知道什麼叫公司、股東嗎?”
“咳咳……”朱駿賣了個關子。繼續道:“朕瞧你們可以按股份公司地模式去搞。嗯。你們這樣一說。朕倒是想起了一樣好東西出來了。”
二人聽得朱駿一連竄地現代詞彙。一下子懵了起來。什麼股份、公司、股東之類地東西實在是太過超出了他們地理解範圍。
朱駿卻是不以為然。其實這些東西在荷蘭早就產生了。譬如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是一個例子。這種原始地股份制公司雖然沒有後世地公司制度完善。卻也是一種集資地手段。有些大買賣一個人幹不了。那麼便群策群力。大家一起出錢。這樣一來。就變相地促進了商業地發展。
股份公司地制度化也能規範市場。有了股權證明書。那麼分紅盈利就得到了法律地保證。使得更多地小資產者樂意將銀錢投入到商業中去獲利。一個人有一百銀子或許連個作坊都開不出。可是一旦十個擁有一百兩銀子地人合起夥來。那就是一千兩。足夠從事許多商業行為。
朱駿學地是農林專業,對商業的許多事並不太懂,也就一直將商業地規範化拖到了現在,如今突然被馬仁、黃置業有口無心的話點醒,倒是充滿了熱情。沒經驗?怕什麼,海都到處都是荷蘭俘虜,其中一部人正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地中高層僱員,這些人總是懂的,有了他們在荷蘭地經驗,再結合朱駿後世對公司的一些粗淺理解,還怕弄不出一套規範出來?只要有了規範,再有人帶頭,自然會有人跟進,早晚有一天這種籌資方式會變成主流。
有了股份公司,那麼銀行自然也要建起來,銀行作為一個儲存、借貸的商業機構,與舊時的錢莊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錢莊更有些高利貸的意味,這就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了,在古代,用房產田地等作保去錢莊借貸的人為大多數瞧不起的,因此,首先儲存、貸款的觀念就要讓人改變過來。
近代最早的銀行是1580年建於義大利的威尼斯銀行。此後,1593年在米蘭、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1621年在紐倫堡、1629年在漢堡以及其它城市也相繼建立了銀行。荷蘭的銀行建立較早,已經有了五十年的歷史和經驗,因此,朱駿也可以從荷蘭俘虜中找到一批涉及過銀行業務的人為自己做事,再揉合一些東方錢莊、朱駿的前世的經驗,問題並不算大。
朱駿想定了一切,便吩咐小桂子去將西洋顧問阿姆斯找來,趁著這個空檔,便窮盡自己對股份公司的瞭解向馬仁、黃置業二人說明,馬仁、黃置業聽的似懂非懂,不就是合夥開個作坊嗎?皇上怎會整出這麼多套套出來?不過心裡雖然這樣想,二人卻是絕對不敢怠慢,不斷的用心去體會理解朱駿的話。
“皇上,這股份公司是不是大家一起合夥湊錢辦作坊,湊錢的人都是東家,所有的東家再推舉出一個善於管理作坊的作坊主出來,虧了銀子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