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2/4 頁)
送回昆明新建的勞改營做一段時間的苦工,既然不能殺,那自然也是不能放的,可要是將他們全部留在營裡看管,一來看押的人手不夠,二來這麼多張口,先鋒軍也不過帶了兩千人的口糧,哪裡養的活這些人。
無奈之下的李霄只好放棄了最佳突入四川的時機,選擇了就地修整,等待後方大軍抵達會師,至於糧食問題也好辦,一萬的俘虜每日只允許吃五錢的大米熬成的稀粥,既不會將他們輕易餓死,也沒有把他們餵飽了有力氣作亂,李霄估計餓他們十天半個月應當沒有多大的問題。
涼山是四川南部重鎮,是通往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由於雲南的被明軍攻佔,整個涼山城也風聲鶴唳起來,一旦交戰,整個涼山就成了清明兩軍的前沿,許多富人開始漸漸撤往後方,涼山知府也開始招募壯丁備戰起來,城門開始日夜緊閉。
這幾日衙役們四處出動,敲著鑼鼓高聲傳頌明軍的兇惡事蹟,屠城殺降,**擄掠,幾乎無惡不作,因此城裡的百姓大多對明軍帶著恐懼的心裡。不過城中還流傳著另外一個版本的明軍形象,在酒肆茶樓。甚至是民宅,都有一份份地傳單從門縫裡塞進去,其中不但有關於澄清謠言的宣告,還有一些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描寫,號召所有漢人一起站出來裡應外合。協助明軍攻城。涼山衙門出動了好幾批衙役在城中搜查發放傳單的奸細,可惜奸細的臉上並沒有刻字,真正的奸細沒有找出一個,反倒是一些無辜地百姓被關入了大牢。
到了後來,三省總督齊齊哈爾在成都正式上任,並且釋出了檄文,欲發大軍剿賊,十幾天之後,三萬的清軍自涼山城外繞過,涼山城這才安靜下來。官府也為此鬆了口氣,根據他們以往對南明軍的認識,只要清兵出動,南明軍定然是望風而逃,潰散千里的了。官府擔心的倒不是南明軍的入侵問題,而是城內開始出現了一些叛亂的端倪,巡街的衙役們發現,一些漢人的臉上開始綻露出了笑容,看著官府的眼神似乎也有持無恐了些。在夜裡,各衙門地門口會被刷上反清復明的標語,大街小巷不管是門板或是磚牆,都被人刻上了各種反清的口號,巡街的衙役在巷尾處受到一夥百姓的襲擊,等到捕頭帶著人來到事發地點時,襲擊者早已一鬨而散,只在地上留下了一行帶血的反清字跡。
更讓當地的官員們擔心的是,城北的一標綠營兵也開始出現了不穩地跡象,一些低階軍官總在夜裡到營房裡和綠營兵們商量些什麼。白日裡他們也無心操練和巡守,對滿族的軍官更是冷眼相看。
這個時候,數千騎兵開始出現在了涼山城外。整個涼山城一下子炸開了鍋,許多人以為是明軍殺來了。紛紛躲入了民宅,綠營的城守士兵引頸向下觀望。他們按住刀柄,眼眸的餘光冷冷的瞥向周圍的八旗兵勇。只要能夠確認明軍到達了城下,他們隨時準備反戈開城,歡迎明軍入城。
“是索羅圖大人的兵馬。”有個八旗兵終於認清了城下的騎兵,歡愉的大叫:“索羅圖大人真厲害,這麼快就打敗了漢狗,哈哈。”
綠營計程車兵們眼眸中不禁劃過一絲失望,許多人偷偷地用目光望向城樓處的把總王德昌,王德昌只有三十多歲,土生土長的涼山人,幾年前便入了綠營,因為家裡有錢,上下打點之後才坐上了把總地寶座,綠營把總原本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地武官,但是清初的律法規定,除特例之外,漢人是不允許升耀為把總以上武官地,而綠營的滿人軍官雖然職位夠高,可是許多地人甚至連漢話都說不利索,因此營務大多由這些漢人把總打理。
一個月前,一個王德昌的表兄找到了他,表兄開門見山的亮出了他的身份,大明北鎮撫司的錦衣衛,這次入涼山,就是要與王德昌一起密謀投敵。王德昌聽得冷汗直流,南明在緬甸崛起的事他是聽過的,想不到如今錦衣衛已經開始在涼山城滲透了。
權衡之後,王德昌終於點了點頭,他並不是不知道這件事有多麼的冒險,甚至會牽連到自己的親族,可是他終究還是個漢人,他做了綠營的把總,所看到的是滿人軍官如何囂張跋扈,一個漢人的把總在普通的八旗兵面前都不能抬起頭來,滿人若是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官府都不敢去拿他,因此,在涼山城裡,駐紮的八旗兵害民的事屢屢發生,每一次都是草草賠上幾個銅子買副薄棺材了事,這種事許多人都不知道,可是王德昌知道,他穿著把總的軍服走在大街上,甚至會有肆無忌憚的八旗兵吐他一口吐沫接著在眾目睽睽下揚長而去,仇恨的種子埋在了他的心裡,在表兄的慫恿下結出了果實。
在一個陰暗地小屋裡。表兄攤開了一張寫了密密麻麻小字地名單。在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