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1/4 頁)
一個牛錄搶去,還打傷了幾個家奴,此人又是蘇克薩哈的內侄,蘇克薩哈獲罪之後,全家被流放寧古塔,一些親戚也多有波及,科哈多不知是什麼緣故躲過了一劫,後來鰲拜都督南方軍事,率三萬驍騎營駐守湘潭,對這個正白旗的綠營總兵也多有為難,幸運的是,正好南明威脅湖南,鰲拜只好退走江西,這才讓科哈多又躲過了一劫,從此人的經歷上看,投降南明並非沒有可能,畢竟受人壓迫,遭人欺負的日子不好過,如果能夠叛逃南明,像趙福一樣混個侯爵,安安心心的過日子也總比膽戰心驚的過日子強
沐劍銘臉上露出了喜色:“既然他願降,我們也沒有不納的道理,一旦湖南光復,那麼我們便又省了不少的時間,可對江浙一帶發起突襲,此役又多了幾分勝算”
李定國父子跟著點頭,不過李定國仍然不能斷定此人是真降還是假降,真降倒好,一旦是假降,那可就不好辦了,一步走錯,滿盤皆輸的道理他比誰都懂
“這樣吧,我們立即給皇上去信,看看皇上是什麼意思,此人先在這裡留幾天,屆時再做決斷”李定國沉聲拍了拍椅柄,臉色很是為難的道(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第二百五十四章:無間道
定國的奏摺迅速的傳抵到了海都,對於前線的軍情,閣批註,第一時間便被送入了宮廷,朱駿看著這份摺子遲疑不決,此事確實關係太大,一旦科哈多的投降是真,那麼明軍便可迅雷不及掩耳一般迅速進入湖南,並且與科哈多合兵一處,對兩浙,湖北,江西發起突襲,三十萬綠營組成的一條防線立時洞開一個口子,整個戰略形勢將發生天翻地覆的逆轉
可是一旦是假降呢,朱駿喜得貴子的好心情被這突如其來的奏章鬧的心神不寧,一旦是假降,後果也同樣嚴重
現在的問題不是納不納降,而是能否判斷對方的誠意
扈言和陳永華被召入宮中,兩個情報巨頭還不知這份奏報的內容,心裡很是疑惑,到底是什麼事,皇上需要親自將二人一起召入宮中?
二人見過禮,案上的朱駿將一份奏摺扔到了扈言手裡,扈言認真細看了一番,又傳遞到了陳永華手上,陳永華看完之後,恭敬的將奏摺放回朱駿身前的桌案
“兩位愛卿,你們負責採集情報,對科哈多有多大的瞭解?”朱駿單刀直入的發問
扈言道:“陛下,此人微臣倒有些印象,鎮撫司的情報與奏摺上昆明南鎮撫司的資料倒是一致的”
陳永華也點頭同意:“滿洲八旗之爭由來已久,多爾袞以及蘇克薩哈這兩個正白旗頭領的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可謂是重大的轉折點,多爾死後,原本如日中天的正白旗開始陷入低谷,許多特權被取消,一些田莊和家奴也被各旗貴族瓜分,順治死後,鰲拜掌權時八旗之爭便到達了巔峰,正黃鑲黃二旗與正白鑲白的積怨由來已久,鰲拜便是鑲黃旗的代表,自他大權獨攬之後,兩白旗的處境更加艱難,高層的白旗貴族無故獲罪,中層的白旗貴族被查沒的也不在少數,特別是蘇克薩哈獲罪之後,正白鑲白二旗更是處境艱難,這個科哈多是正白旗人,又是蘇克薩哈的內侄,若說他願舉降,倒是在情理之中至於該如何處置,還要請皇上聖裁”
朱駿揉了揉太陽穴,投降的理由有了,可也不能證明科哈多是真心歸降,一切的選擇還在於自己,朱駿遲疑了片刻,對兩個特務頭子道:“兩位愛卿,你們怎麼看?”
扈言一臉難色的道:“微臣以為,此事該有七成的把握,科哈多畢竟是個滿人,他若是假降,想來可能性也不是很高,多半是真心歸降的”
陳永華點了點頭:“況且若是科哈多若降,等於是給正白鑲白兩旗的旗人立下了榜樣,就算是他們不願意歸降,難道清廷還會相信兩旗的忠誠嗎?屆時說不定又是一次清廷內部的爭端,於我大明的光復大業助益甚大,皇上,微臣以為,這個險冒的值得”
朱駿點了點頭陳永華算是說到了重點科哈多地投降政治利益多與軍事利益一旦科哈多投降那麼原本鐵板一塊地滿人集團將會陷入自疑當中孝莊和康熙還敢相信他們地八旗子弟嗎?
“既然如此朕便著令李定國納降了”朱駿猶豫了一會下定了決心不管如何這個險值得一冒
陳永華和扈言兩個人都不答話這種事他們只是提提建議便可慫恿就不必了否則一旦是假降這個責任他們擔不起
朱駿看透了他們地心思趨利避禍是每個人地本性於是笑道:“你們放心朕不是那種讓人擔過地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