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2/4 頁)
街道,裡三層外三層的將宅子圍住,由於命令是活捉反賊,因此明兵們雖然握著火鐃,卻一直沒有開火,只是看到零星的人自圍牆處攀爬出來,便是無數地人圍過去,將其活捉。
每一個被捕的亂黨都會被帶到劉國軒面前確認,劉國軒的眉頭皺地更濃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看上去像幕後指使者的人出現,至少一個能夠安排如此周詳計劃進行刺殺行動的人他還沒有看到。
“來啊,阻止敢死隊,進去搜。”劉國軒揚了揚手,宅院裡的火勢已經失去了控制,進去既可能會被燒成焦炭,而且還有窮兇極惡地亂黨,劉國軒只能使出最後一招殺手鐧。
大火和喧囂一直維持到了天亮,整座宅院已被大火燒成了灰燼,只剩下一段段冒著濃煙的斷臂殘骸。
此次共捕獲了三十三人,已經交給了三司府衙連夜審問,等劉國軒睜著猩紅的眼睛在斷臂殘骸中搜查時,並沒有看到任何活物,有的只是十幾具燒成焦炭的屍體。
無奈的劉國軒只能擺擺手,除了幾個留守地明兵之外,黑壓壓的明兵猶如潮水一般退去。
過了兩天,連留守地幾個明兵也撤了出去,這一次算是搗毀了賊窩,前後共捕獲二十三人,還有十幾個燒成了焦炭,因此根本沒有必要為了一堆殘壁在此留守。
劉國軒顯然沒有想到,在一堆斷壁之下,一個早已被挖空的古井中還藏著人,幾天之後地一個黑夜,十幾個人從古井中爬了上來,消失在夜幕中。
…………………………………………………………………………………………………………………………………………………………………………
行刺案開始進入了審訊階段,三司衙門的官吏自然不會讓這些亂黨好過,這一次亂黨地行動還不知影響了瓊州府多少官員的仕途呢,什麼老虎凳、辣椒水、插針、鋸割、斷椎,只要不弄死,由著三司的官吏折騰,幾天之後,終於有人扛不住招供了。
瓊州布政使算是鬆了口氣,連忙將供狀呈送上去,可是已經晚了,等劉國軒帶著一隊明兵找到了那個井口,裡面早已空空如也。而朱駿看到了供狀上朱三太子四個字
得嚇了一跳。
對於這個朱三太子,由於受到前世電視劇的影響,朱駿還是熟悉的。事實上,自明亡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各種版本的朱三太子層出不窮的出現。
所謂朱三太子僅是清康熙年間的人懷念明朝後代的一種通稱,不一定確指是誰,稱朱三太子乃是因為崇禎末年見存的皇子有太子、定王、永王三人。根據《清實錄》、《東華錄》等書記載,康熙朝破獲和朱三太子有關的案件就有多次。流傳明崇禎帝第三子尚在民間,一些人即以“朱三太子”為號召,舉兵抗清,清廷大力搜捕,史稱“朱三太子案”。
如楊起隆以“朱三太子”名義在京城糾眾反清,並建廣德年號,但旋即失敗。失敗後,楊潛逃。直到一年後在陝西漢中、興安一帶又有一個自稱朱三太子的人,秘密進行反清活動。但清廷並未能將該人捕獲。
接著漳州人蔡寅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率“白頭軍”數萬人起事,然後活動於南靖、長泰、同安等縣山谷間。
康熙十六年六月河南城有人詐稱明皇子起事。
康熙十八年八月受命平定三藩的定遠平寇大將軍、安親王嶽樂在湖南武岡州楓木嶺俘獲了傳說中的明太子,十二月嶽樂奉旨將明太子解送京師,加以殺害。
康熙四十四年前後,江蘇太倉一念和尚和浙江大嵐山張念一、張念二等又以“朱三太子”名義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起事。
這些朱三太子們猶如幽靈一般,從康熙甚至到乾隆都頭痛不已。這種自稱朱三太子起義或是暗暗潛伏的人既有追思前明的情節,但是也不少野心勃勃幻想著打著前明旗號而有朝一日登基稱帝的野心家。
令朱駿最為費解的是,這個朱三太子不好好的去幹反清這份有前途的工作,為什麼要行刺自己?這實在於理不通啊。
可惜這些被捕獲的亂黨分子大多都是中下層的人物,不能夠直接參與高層的機密,因此朱駿也無從得知這個朱三太子的用心,朱駿思來想去,只能讓人描繪‘朱三太子’的樣貌,發往各府張貼,按圖索驥。
只是另一個煩惱又來了,對方打的是朱三太子的旗號,雖然不知真假,但這宣傳問題就出了問題,大肆搜捕,自然要有匪號的,對方自稱朱三太子,行刺朱家皇帝,而朱家皇帝又追殺朱三太子,這要是發榜出去,恐怕要笑掉人大牙了,一個集團內部最忌的就是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