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3/4 頁)
萬頃。”劉二毫不客氣的報出了個天文數字。原本戶部的計劃是每個流民五十畝地,來印度安置的流民最多不會超過五十萬,也不過需要一百五十萬頃的土地,可是到了劉二這裡,張了口便升高了一倍,只不過是想漫天要價而已。
“啊?”僧侶們更加驚慌失措起來,一百五十萬傾是什麼概念?整個印度不過一億頃的良田,東印度不過一千五萬頃,而各大寺廟千百年來接受信徒的捐納,實際佔有的田地至少有五百萬頃以上,縱是如此,這也是東印度數百個大小寺廟在幾千年的宗教統治之下積攢下來的,印度教鼓勵信徒土地,揚言只要捐納土地便可洗清一切罪孽,幾千年來只進不出,才留下來的家底,而大明皇帝卻一口氣要三百萬頃,超過了寺廟所佔土地的一半以上,僧侶們如何願意輕易答應?
“怎麼?諸位都不願繳納嗎?”劉二的臉色陰沉了下去,嘴角揚出濃濃的殺意。
這是搶劫。很多僧侶想激昂的揮舞起拳頭憤怒的喊出這句話來,只是想法雖然是有,胸口雖然積蓄了怒火,可是卻無一人敢做出這樣的舉動,上一次那些不服從的僧侶屍體恐怕早已餵狗了吧?僧侶們現在還是隻是兩條路,一是交出自己一半的土地出來,另外一條是重蹈那些‘先輩’的覆轍。
“將軍大人,大寺廟共有五萬頃田地,在下願意繳納三萬頃出來。”令所有僧侶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站出來的正是他們的精神領袖,大祭司辛格,辛格並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這個將軍是有備而來的,不同意誰也別想出這個門口,不管是死是活,誰都要捐的,與其做無意義的抗爭,不如搶先捐了,給這個將軍留個好印象,否則他這個大祭司也當到頭了。
辛格向劉二表示順服之後,扯開嗓子開始以大祭司的口氣教訓起愛他僧侶起來:“大明皇帝陛下就是我們的保護神,他需要土地,我們信奉神明的僧侶是要做出表率的,否則……”辛格在這裡臉色變得有些猙獰,完全不像是個宗教人士:“否則皇帝陛下生起氣來,剝除你們的種姓,沒收你們的田產,去做賤民吧。”
僧侶們的憤怒開始轉化為惶恐,這些神棍貴族們在平民面前是一副相貌,可是在強權面前卻又是另一幅樣子,他們大多數只是在廟宇中享受榮華富貴,吃著信徒給他耕種的糧食,用著信徒捐獻的金器,玩著信徒奉送的女奴,是印度社會中十足的蛀蟲,可是蛀蟲是軟弱的,他們這輩子的榮華富貴還沒有享盡,如果一旦大明皇帝撕破了臉………………
沒什麼好猶豫的了,就算是少了一半的土地,剩下的一半照樣可以讓他們子子孫孫永遠享用下去,田地對於來說不過是一個抽象化的數字而已,就算少掉十分之九,也不會影響他們生活的品質。
劉二顯然對辛格的合作態度很是讚賞,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臉色緩和了一些:“大祭司,這裡就交給你來吧,三百萬頃良田,一絲一厘都不可少。”
辛格點了點頭,獻媚的對著劉二笑笑:“一切交給我吧,將軍大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首發
第一第四百一十五章:新城上海
通威脅之後,軟弱的僧侶們終於做出了妥協,以辛集團繳納出了三百四十萬頃田地,劉二一面組織僧侶簽訂讓地契約,一面讓人飛報皇上。
而在這個時候,南岸的流民也漸漸的對自己的命運做出了選擇,有近二十一萬戶六十萬人選擇了留在江南,另外的二十五萬戶四十萬人選擇了印度,留在江南的大多是拖家帶口的,他們寧願選擇在這裡平平淡淡的過下去,也不願去那未知的領域做什麼農場主,而另外二十五萬戶雖然只有四十萬人,卻大多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棍,家眷親人早已在逃亡的路上死了,這裡已沒有什麼過多的留戀,寧願躲避到萬里之外去重新開始。
按原定計劃,去印度的百姓每人可分得五十畝地,可是由於去的人比原定計劃的少,從僧侶那裡取得的土地又比原定計劃要多,因此,每人便可分得一百五十畝地,一個人丁如此多的土地,這要是放在現今,也算是一個地主之家了,此外,僧侶還貢獻出了一大批糧食出來,也足夠這四十萬人吃到來年開春,只要他們到了印度,一年之內是餓不死的,朝廷給他們每人發放了二兩銀子,算是給了他們購買種子和僱傭一兩個印度佃農的銀子,畢竟印度的賤民極多,只要一天給他們一碗飯吃,一年下來,僱傭幾個人恐怕連一兩銀子都不要,足夠應付下去。
被安排去印度的流民又被分為了兩批,一批人直接坐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