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8師現在已經整補了至少三次了,基本全部是新兵不說,兵員只有戰前的七成左右,其餘的德械部隊也好不到哪裡去,我們在這裡與曰本人硬耗下去是在拼骨血啊!這樣拼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中央軍就要拼成空架子了,現在只能等待川軍團的增援了!”
白崇禧也嘆了口氣道:“廣西來的增援部隊僅僅一個上午就傷筋動骨了,對曰本人的立體作戰方式,我們的軍官還是太不適應啊!而且咱們也沒有張學武的本錢和狠勁,如果早將張軍團的部分兵力調來淞滬也許會好得多。”
陳誠無奈的敲了下地圖道:“張學武已經抽調了一個精銳的什麼機械化師?據說堪比教導總隊,清一色黃埔系,戰車七十多輛,鐵甲車也有一百多,但是委員長不允許動這支部隊,放在南京守備,這實在太浪費了!這樣的部隊用在關鍵地方就是一柄能夠捅進曰本人心臟的利劍。”
白崇禧看了陳誠一眼道:“教導總隊都打殘了,委員長手中就剩這麼一支唯一的精兵了,張學武在南京以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儲存了大量的武器的彈藥,二個重炮旅都在江北地區佈防,那個機械化師如果拆散了至少能立即拉起七、八個有戰鬥力的師,這樣的精銳用來作戰誰也捨不得啊!別說委員長,就是我也捨不得出手。”
張學武的中華民國陸軍暫編第一機械化師可以說是蔣介石手中最後的一支王牌了,與教導總隊的憲兵隊一同駐紮南京紫金山,張學武之所以能夠入蔣委員的法眼,最終還是因為其在雙十二事變當時的出兵配合與聽從夫人手諭指示有關,不過最後還是張學武說服的張學良施放自己。
對於蔣介石來說,張學武絕對是一個他意想之外的選擇,其對主義和自己的忠誠甚至超過了陳誠和戴笠,張學武進過陸軍大學的進修班,也算是黃埔出身,但是在下面卻總受排擠,蔣介石有一個非常的原則,那就是用人選將的第一點要求的就是忠誠,能力可以中庸一些,但是忠誠一定要擺在首位,這也是蔣介石從西安返回之後,不但沒將張學武外派削權處理,反而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蔣介石是要所有人都看看他是如何以德報怨的,重用張學武不同於重新重用張學良,而且與張學良相比,張學武算得上是'***'之內罕有的猛將,熱河之戰中張學武的表現蔣介石依然歷歷在目。
在加上這國民革命軍陸軍暫編第一機械化師名義上乃是張學良、宋子文、張學武募款而來,全部官兵皆是張學武舊部,所以由多次經受考驗的張學武來指揮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而且在淞滬大戰爆發之前,張學武就以換防換訓的名義將熱河軍團第一軍下轄的這支絕對意義上的勁旅與兩個重炮旅派來了南京,當時蔣介石還就此大肆誇讚過張學武不貪戀軍權,無稱霸一方的意思,但是即便淞滬血戰中蔣介石把87、88、36這樣的御林軍都拉上去血拼,甚至教導總隊、憲兵團亦一個個的填了進去,暫編第一機械化師愣是按在南京養精蓄銳,最後迫不得已最後才將兩個重炮旅來上了淞滬前線。
實際上蔣介石並非給張學武什麼面子,而是他真的捨不得將暫編第一機械化師這樣的勁旅放在曰軍的炮火下打消耗戰,看過暫編第一機械化的人都會感嘆這支部隊到底要傾注多少心血,幾乎全部的軍官和三分之一計程車兵都經過德國陸軍的系統培訓,擁有五年以上軍齡,全部擁有實戰經驗,身高一水的一百七十二公分到一百七十五公分,各個精神飽滿鬥志昂揚,裝備了七十五輛豺式坦克和一百二十輛半履帶綜合作戰車,以及四百二十輛二噸半包頭重工生產的卡車。
全師下轄機械化步兵五旅,每旅所轄二團,師屬一百零五毫米仿德制榴彈炮加強團共計三十六門,七十五毫米山野炮二營,八十八毫米高射炮一營,裝甲旅裝備了七十五輛豺式輕型快速坦克。
更為主要的是這支部隊百分之八十的基層軍官都是純正的黃埔系的骨血,這是當年蔣介石給張學武摻的沙子,現在張學武公開的還給了蔣委員長,還讓蔣介石異常高興,所以這支部隊蔣介石直到最後也沒捨得用,這也讓諸多黃埔系的將領感覺到憋屈,誰的部隊不是苦練數年的精兵?現在都拼光了補充上來的都是連瞄準都不會的新兵,換做是誰心裡也不會好受,所以於情於理暫時第一機械化師也不能再從南京全身而退。
淞滬會戰血肉長城確實不假,大場、羅店等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肉,慘烈的狀況簡直難以用言語形容。
曰本人仗著從東北三省可以直接掠奪資源供養部隊,相比歷史上曰本人太平洋戰爭後期三個月動員了一百二十六個師團的兵力,裕仁和他的軍部以及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