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2/4 頁)
路曰軍會師七兵鋒必將直指武漢,張學武站在地圖前望著地圖可謂是心急如焚,不過張學武也知道這不過是他按照所謂理論資料推演的結果,實際上考慮到後勤方面的關係和國內的實際路況,曰本人至少需要半年的準備才能夠連續發動大規模的戰役。
曰軍的武器裝備與後勤供給在一定程度上優於'***',但是其的補給武器彈藥大部分需要從本土經朝鮮海運至東北或者天津,這也就決定了曰軍根本不具備連續長時間的攻擊能力,如果曰軍的攻勢一旦陷入了頹勢的話!
張學武的手按在地圖上的徐州位置,因為在張學武的記憶中,中'***'隊在徐州進行了一場防禦大捷的作戰,而後在四次長沙會戰之中,薛嶽佈置進行的所謂天爐戰法就是典型的誘敵深入,待曰軍儲備的彈藥武器都消耗乾淨之後,銳氣已經挫,'***'再由外線配合內線進行反擊和包抄,對此曰軍屢屢吃虧。
'***'在本土作戰補給還微微佔有一定的優勢,而曰軍就地徵集屠殺掠奪必將導致民怨沸騰,敵後抗曰武裝勢必如雨後春筍一般,那麼曰軍就需要調集兵力維護佔領區的所謂治安,既然曰本人的補給狀況不允許他們進行連續大規模的戰役?那麼為什麼曰軍又偏偏要擺出一副決戰的姿態那?
難道是因為歷史有變?曰本人囤積了足夠的戰略物資?或許曰本人的所謂意圖根本是一種拖延的假象?與如欲退必搶攻的道理相同?實際上曰本人很可能已經竭盡全力了?他們雖然大軍氣勢洶洶直奔南京而來,卻速度不快,很有穩紮穩打的意味?這根本就是松井石根的作戰風格,難不成是曰軍的後勤系統不堪重負?
聯想到,自己的航空部隊頻繁突襲奉天與新京附近的曰軍軍工廠和錦州附近的物資儲備倉庫,曰本關東軍除了派遣飛行師團升空攔截之外,最大的對策就是如同搬倉鼠一樣的倒騰物資,從這裡搬到哪裡,半夜在轉移,而且還要分門別類的分開儲備,以免被熱河空軍戰鬥機投下的燃燒彈一把火給付之一炬。
對於熱河空軍的偵察機關東軍已經到了聞其聲毛骨悚然的地步,因為白天有偵察機頻繁活動的地方,夜裡基本就要挨中國空軍的燃燒彈,而且曰本人發現中國人投下的燃燒彈體積似乎都不大,但是其威力卻非常驚人?一燒一大片不說,其火焰的附著姓和燃溫到了十分恐怖的地步?
實際上這種技術是張學武提供基礎配方,由德國人進行精確的比例試驗之後的傑作,德國人稱其為“地獄之門”,實際上這種編號為N…希克35的凝固汽油彈,其中的核心配方是新增活潑鹼金屬,通常以飛機進行空中投擲,爆炸後形成一層高溫火焰向四周濺射,發出近千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並能粘在其他物體上長時間地燃燒,為了增強其在陰雨、潮溼地帶使用的威力,德國人還向其中新增了鈣、鋇等,金屬與水結合放出的氫氣又發生燃燒,提高了燃燒威力。
而在彈體的選擇上張學武選擇了與德國人的尾翼定向彈不同的無彈翼鈍頭彈體之所以選擇這種無彈翼鈍頭彈體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種彈體被飛機投放後在空中會不斷翻滾,因此觸地爆炸時能擴大燃燒面積,N…希克35型燃燒彈的航空型一共有三種型號,分別是五十磅、一百磅,和二百磅三種型號,後者是BF…109F多用途戰鬥機的最大單枚載彈極限,N…希克35型航空燃燒彈主要成分有三十五加侖燃油和二十加侖類似聚苯乙烯的膠狀物等,其爆炸波及燃燒面積大約為五百平方米左右。
不過張學武最大的殺手鐧是他提供的德國人的鋁熱劑簡化配方,標準鋁粉與三氧化二鐵或四氧化三鐵按比例參雜,過氧化鋇同克氯酸鉀以及鋁粉混合作為引燃劑,鋁熱劑能夠產生超過三千度的高溫,德國人以及將鋁熱劑小型化彈藥大批次生產,熱河軍團秘密裝備的一百零五毫米二十四管牽引式旋風火箭炮與四十八管車載式冰雹式火箭炮裝備的就是鋁熱劑彈頭,在南京張學武擁有二個營共計四十八門火箭炮,其中二十四管牽引式旋風火箭炮與四十八管車載式冰雹式火箭炮各二十四門,並且儲備了大量各種型別的彈藥。
(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南京保衛戰之寇圖徐州(上)
張學武對於守備南京二個月份是十分有信心的,如果胡宗南能夠守住江北,徐州安然無恙的話,張學武甚至能夠堅守三個月之久,因為他在南京佈置了大量的駁船,江北的物資與江南的傷員可以隨時被轉運,固守南京的部隊根本不是身處絕地,因為這些天以來大量的疏散了南京超過八十萬的民眾,所以守城的部隊根本不害怕,更何況補充了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