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張學武雖然看似佔了便宜,但是其損失的聲望和名譽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挽回的。
對於閻錫山給自己下了個絆子和黑手,張學武也在預料之中,之所以不吭聲回應是因為張學武根本就不那麼在乎所謂的名譽,而且張學武還準備在第三十四軍的人員和裝備上狠狠的坑閻老西一把。
當馮和平押解著二百萬現洋抵達包頭之後,張學武立即下令施放了第三十四軍軍長楊愛源、副軍長席玉平、參謀長李玉國以及三個師長和一大堆的團長等等,有大約二千多名手持老舊步槍的殘兵敗將返回了太原。
張學武會言而無信閻錫山實際上早有心裡準備,只不過沒想到張學武竟然玩得如此過份?二萬多人變成了二千多淘汰下來的老弱病殘?整整一個軍的武器裝備啊!一萬三千多支步槍,三百多挺輕重機槍,最為重要的是十二門義大利進口的七十五毫米山炮都進了張學武的口袋。
楊愛源的第三十四軍可是他老閻的嫡系班底啊!此消彼長之下,徐永昌為代表的崞縣派系和傅作義為代表的晉南派系就顯得更為突出了,尤其是最近與南京方面聯絡密切,混得有點風生水起的傅作義所部。
閻錫山非常清楚,傅作義不是自解兵權願往南京的徐永昌,自打民國二十一年初,自己反覆運籌之下,蔣介石才授意南京中央政治會議推舉自己為國民政斧軍事委員會委員,得以就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終於重掌晉綏軍政,這才幾天的工夫?綏遠沒有了不說,楊愛源的一個軍讓張學武給扒了個精光?
雖然這次閻錫山讓張學武揹負了罵名,但是實際上吃虧的還是他自己,晉票現在於世面上七千萬隻能當做二百萬國幣,他的十年山西經濟發展計劃也似乎陷入了停頓,而一切的起因皆為張學武所誘發,這怎麼能不讓閻錫山恨其入骨?既然張學武這麼能打,為何不調去黔湘剿匪?閻錫山發覺自己似乎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主意確實是個好主意,但是卻似乎要從長計議方行。
不過在此之前,閻錫山還是一如既往的摔便宜物件洩憤,熱河軍團與晉軍的摩擦事件也算剛剛告一段落,張學武雖然捱了不少罵,但是吃虧佔便宜這種事情不是表面可以看得出來的。
對於馮和平的安置,張學武實現了自己之前的諾言,人無信而不立的道理他是明白的,而且張學武真的缺少地方管理上的政務人員,綏遠與察哈爾的早就爛光了,熱河則更痛快,都早就跑沒影了,戰役獲勝後這些當時棄職的地方大小官員們又都返回了各自的署理所在,希望能夠繼續刮地皮。
當然了,這些官員能夠留任都是走了門路打點過的,否則監察院和行政院能睜一眼閉一眼裝不知道?察哈爾、熱河、綏遠都是一等一的窮鄉僻壤,但是卻都有副業大煙種植,加上察哈爾的察汗敖包和綏遠的蒙金還有金、銀礦,地方上老百姓雖然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但是當官的卻極少有窮人。
不過張學武自然是不會讓這群齷齪鬼得手如意的,而且張學武要將察哈爾、熱河、綏遠建設成一個可以阻擋曰軍北路進入山西切斷京浦路的重要屏障,所以更容不得這些貪官汙吏的存在,但是自己剛剛搞完了閻錫山在搞行政院和監察院的大佬們?似乎連張學武都感覺自己有點瘋了。
於是,張學武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已經擴編為二個大隊下轄五個中隊建制的獵鷹大隊與利刃大隊在張學武的指派下,由秦不二、姚樂輪流指揮化妝出擊“搞生活”!
“搞搞生活嘛!”這是張學武教育姚樂與秦不二的口頭禪,張學武直接就告訴姚樂與秦不二:“目的很簡單,訓練艱苦要提高生活水平多吃肉,補充一些昂貴的進口器材武器,但是軍團部現在非常困難,沒有錢!”
原本十分高興的秦不二與姚樂也面面相覷?他們知道軍團長的習慣肯定還有下文,否則絕對不會輕易招他們前來面喻的,因為這很可能是法不傳六耳得秘密事項。
張學武先抱怨了一下經費的緊張,二個特種傘兵作戰大隊的費用比展陽的綏遠守備師還要高,要知道綏遠守備師接收了一部分晉軍整編之後,現在也是三個旅六個團的建制,一萬六千人馬!
獵鷹與利刃兩個特種傘兵突擊大隊連同保障人員不過二千五百人,真正的作戰分隊獵鷹二百人,利刃一百八十七,其餘皆為儲備人員和保障部隊,熱河軍團的五個師都是國民政斧的正式編制,但是隻有三個師是拿國餉的,兩個守備師是那省協餉和駐餉的,而二支特種傘兵突擊大隊卻並不在編制其中,他們花的是整個軍團的錢,於是兩人暗暗的汗顏了一下!換成誰這麼花都要招人恨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