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與秦不二的突擊隊匯合,預定的東北軍第一百一十五師將會在灤縣前出接應。
這個計劃實際上根本就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計劃,因為今天的中午,黃菲兒才會將接應計劃遞交給張學良,請求其派遣部隊去接應傘兵突擊分隊,而這其中可謂是存在無數的不確定姓。
不過這其中也是非常無奈所導致,東北軍的軍事行動計劃和情報的洩露程度幾乎就等於曰本人參加了方案的制訂與實施一般,除了張學良臨機下令以外,整個北平軍分會幾乎無任何秘密可言。
清晨錦州西郊野戰機場的這次大殺戮可謂開創了世界特種作戰的典範,為了延時設計的定製炸彈統一制訂在了二個小時之後,傘兵突擊隊員們懷著對曰本人的無比憤恨在機械的重複著訓練時一樣的動作,踹門、舉槍射擊、換彈交替掩護,姚樂所指揮的突擊小隊的整個行動可以説十分順利。
曰軍幾乎是一彈未發,周邊崗哨全部用弩弓給予解決,帶有消音器的P-18衝鋒槍雖然射程不佳,但是在近戰尤其是突襲之中,效果可謂是非常良好。
與姚樂的順風順水不同,秦不二的運氣可謂算是差到了極點,曰軍設在拉拉屯的後勤補給基地的兵力由之前的一個大隊變成了一個吉野支隊,曰軍的正式陸軍編制裡是沒有支隊這個編制的,所謂的支隊就是從主力的野戰師團中分派抽出的一個旅團或者一個步兵聯隊,臨時加強炮兵、戰車兵、工兵等特種部隊,用於執行特別任務的部隊,比如包抄後路,側翼攻擊等等。支隊是臨時組建的,視情況而已,戰鬥規模小可能是幾個中隊大隊組成,戰役規模大可能是幾個聯隊甚至一個旅團或者師團組成。
而駐紮進拉拉屯的吉野支隊就是以曰軍第十四師團吉野步兵聯隊為基幹組建而成得,其的目的是保護朝陽至承德的後勤補給線的安全,清剿沿途的零散小股義勇軍,吉野信義大佐與滿洲事變功臣板垣徵四郎同為陸大一期同學,不過吉野信義確是地道的武士出身,不同與板垣徵四郎等人,吉野信義這個武士可是正兒八經的御前侍衛供奉,吉野信義的老爹、爺爺都是天皇御前的常伴,這個常伴名字十分普通,但是在曰本的武士之中可是一個非常貴重的身份所在,是給天皇託劍的。
無論是武士還是浪人,曰本人習慣姓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習慣可謂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
如同張學武不清楚為何後世的影視劇不知為什麼總是將曰本的武士和浪人搞到一起?總把浪人當武士?如果這要是放在曰本,估計直接路邊就給砍了,武士在曰本就相當於後世的公務員,是拿補貼和薪水的主,身份貴重,只有失去了主公的武士才會淪為浪人,浪人是曰本社會重要的不安定因素。為了避免國內矛盾的激化,官方就常常預設或慫恿浪人的對外武裝侵略,浪人對於對外戰爭則充滿野心,不過大多數的曰本浪人實際上就是街頭的小混混,幹個罵街潑大糞的活,所以高等武士對浪人和低等武士是根本不屑一顧的。
吉野信義驕傲自然有其驕傲的本錢,那就是吉野信義訓練出了一支非常非常厲害的標本部隊,不用說第十四師團,就連近衛師團的儀仗部隊都十分敬佩吉野聯隊的訓練水平,可見吉野聯隊的訓練水平之高。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西郊機場(三)
不過吉野聯隊說得好聽是標兵部隊,實際上其就是一支玩花活的部隊,表面上溜光水滑但是戰鬥力極為有限,即便這樣加強了一個騎兵大隊的吉野聯隊擁有近五千兵力,僅僅這一點就讓秦不二頭疼的要命?
拉拉屯實際上並不算大,只不過百十戶人家,但是這裡位於南北東西兩條幹線和包寧鐵路的交叉點,所以就成為了曰軍最好的物資儲存地,友坂大隊的一千一百名曰軍是這個儲備地的常備警戒兵力,而吉野支隊則是一個過客,但是秦不二卻不知道這一個情況,從吉野支隊紮營的模式秦不二分析曰軍很可能加強了物資基地的保衛兵力。
對此,秦不二決定發動強襲,因為在屯子中央的打穀場附近,哪裡有堆積如山的彈藥箱,而二百多公尺外則是油料桶,拉拉屯並不大,所以曰軍的各種物資相應堆放得非常集中,屯內已經看不到什麼老百姓了,很多房屋都被曰軍作為了儲備的庫房,屯子周圍被曰軍扯上了幾道鐵絲網,在東南西北四個角曰軍都設立了崗樓和探照燈,不過曰軍的探照燈的燈頭明顯不大,秦不二估計其很可能是用汽車帶動的,否則拉拉屯沒有電源,所以這樣功率的探照燈的有效距離應該不會超過五十公尺。
但是曰軍巡邏隊幾乎是每隔五分鐘就會沿著鐵絲網進行一次巡邏,拉拉屯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