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1/4 頁)
兵。
而軍官與士兵則全部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學生,大學生的比例佔到了百分十七還多,其餘皆為高中畢業生,全師是按照裝甲師的模式進行列裝的,二個坦克團分別裝備了一百一十輛“豺”式二型輕型坦克,二十八輛“豹”式中型坦克,三十六輛安裝在豹式底盤上的“刺蜂”七十五毫米自行野炮,一個裝甲步兵團裝備一百七十九輛獵犬裝甲車與指揮車,師屬一個防空營裝備四十八輛安裝在德國引進的卡爾文斯半履帶車上的福特斯二十毫米四管高射炮,以及二十四門以“豺”底盤加裝的四十八管一百零五毫米冰雹火箭炮,以及一個油料運輸營,一個配備有十二輛戰車搶修車的維修營,直屬通訊營,裝甲偵察營。
這支秘密部隊的組建張學武一直是以包頭工業區第六保安總隊的名義組建的,唐自強總找張學武鬧裝備,因為唐自強清楚包頭工業區的戰車產量和一些新裝備的生產情況,他的部隊是熱河軍團唯一的機械化師,但是這些武器裝備一出廠就徹底的消失了?這讓唐自強很是納悶,再者就是油料的消耗也讓唐自強懷疑是不是熱河軍團內部還藏有另外一柄利劍?
不過這支青年軍部隊張學武可不是用來實戰的,如此眾多的裝甲部隊他裝備得起,但是卻用不起,在熱河內部他可以透過密集的鐵路網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將自己的部隊輸送到任何地方,裝甲部隊如果離開的鐵路僅僅依靠自行運動的話,以國內的道路情況恐怕不出一千公里就要進行一次大修和頻繁的保養與維護,這個工作量對於隨軍的維繫營來說是難以完成的一個任務。
另外一點就是成品油料限制了張學武的機動部隊的運用,張學武利用周瑩的關係依然能夠從德國進口大量的航空發動機與柴油機,另外從瑞典也可以高價購買一部分,惟利是圖的美國人更是有什麼賣什麼,加上蘇聯人慷慨的援助,張學武的包頭軍工廠已經能夠自行生產少量的柴油機了。
張學武擁有一套完整的原油提煉裝置和化學制劑工廠,但是卻苦於沒有穩定的原油供應,蘇聯人原油提供開採裝置等等,甚至願意提供成品油和原油,不過蘇聯人提供的量並不是特別的慷慨,張學武能夠感覺得到蘇聯人也在卡自己的脖子,就比如蘇聯人代為生產的合金裝甲板,其供貨的數量和速度就不快,蘇聯人甚至願意提供他們最新研製的中型坦克,卻不願意提供技術與儲備材料讓熱河方面自行生產?
(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京保衛戰之玉門油田
張學武對蘇聯人的初衷與舉動可謂十分費解?實際上只要聯絡上二戰之中各國對於中國的各種利用就不難得出結論,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他們需要的是中國戰區拖住曰軍陸軍的主力,用中國士兵的鮮血去換取維持戰局所需要的那麼一點可憐到了極點的援助。
歷史上直到戰爭結束,美國政斧根據《租借法案》援華的各種物資軍火,按當時物價總共價值八億多美元,這些物資包括中國駐印軍六萬多人,駐紮在印度的車輛、彈藥、武器裝備以及衣食住行費用。
以及駐紮在中國的美國飛虎隊和戰略轟炸機部隊物資消耗,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運送的軍火、石油、糧食以及航程上的汽車、飛機燃油等等消耗的花費,可以說美國人在援華方面是扮演了一個斤斤計較的角色。
而在二戰期間,英國和蘇聯分別接受了美國價值三百億美元與一百五十億美元的戰略物資,中國得到的援助還沒英國與蘇聯的一個零頭多,由於運往中國的物資需要先運到印度或緬甸,所以在英國人的監管運輸下,其中價值接近二億美元的戰略物資成為了英國人口中的“損耗”?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卑鄙無恥的英國人依然還趴在中國的動脈上吸血,他們竊取的每一美元的物資,中'***'人都在要戰場上付出一加侖的鮮血作為代價。
歷史上中國在正面戰場頻頻吃緊之際,將最為精銳的軍隊抽出用於滇緬作戰,而國內戰場的精銳如第七十四軍同期一個月每個士兵不過補充六發子彈!其餘雜牌部隊就更不用說了,空有熱血難抵曰本人的鋼鐵。
張學武記得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與曰本帝國宣戰,美國人一直就在為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而煩惱,因為從綜合國力軍力上來看,美國打敗曰本問題並不大,但是問題在於美國打敗曰本要花多大的代價?美國畢竟是個明煮多政黨的國家,不能象曰本那樣的讀才軍政斧國家無度的要求人民為了領袖與所謂的國家無限制地奉獻生命財產。如果在對曰作戰中美國人犧牲太多的話,美國國內的孤獨主義與反戰情緒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