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同時並沒有魯莽行事,因為從他接到命令增援秦淮河沿線第一五四師與第一五六師所部的命令到現在已經快兩個小時了,前線的戰況很可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曰軍用重炮進行火力封鎖,其目的很可能就是阻止己方增援。
再向張學武請示顯然已經來不及了,張靈甫決定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將兩個旅的部隊沿著城垣外的二線陣地結合民居展開,準備在此阻擊突破秦淮河沿線的曰軍部隊,掩護後續部隊佔領中華門一線城垣陣地。
張靈甫的判斷是極為正確的,因為此刻曰軍第六師團一部正在二十幾輛戰車的配合下氣勢洶洶的殺向中華門!如果張靈甫沒有選擇防禦而是強行透過曰軍火炮封鎖區域的話,很可能此刻已經被曰軍擊潰,要知道中國士兵的野戰能力尚且遠遠不敵曰軍士兵,打防禦勉強能夠勝任,如果是野戰面對訓練有素的曰軍是很難取勝的。
如果張靈甫的增援部隊被擊潰的話,那麼血戰雨花臺的第八十八師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地步,所以張靈甫一面組織部隊依託民居街道與城垣工事節節抵抗,不斷髮起區域性的小規模反衝擊,以人命換時間,拖延到增援部隊抵達。
張學武接到了張靈甫的求援信後,立即來到了沙盤之前,他之前選擇讓機械化旅從烏龍山、紫金山方向進行一次突擊,給予固守棲霞山要塞的桂永清以支援,現在看來這次出擊恐怕很難實施了。
張學武最終決定,取消此番出擊,將機械化旅全部能夠投入戰鬥的四十九輛豺式輕型坦克與六十七輛獵犬式裝甲車分為五個突擊叢集,分別配屬南京各個方向,用於對曰軍突破部隊實施反突擊。
並將江北的重炮旅化整為零,以冷炮戰術,打了快跑的方式對曰軍進行炮擊,城防外線各部隊除了棲霞山桂永清所部的第一零三師的兩個旅和將軍山要塞上的一個旅又二個團的部隊以及牛首山坑道內的第五旅無法撤退以外,其餘各部皆開始協同退守城垣陣地,準備做最後的一搏。
死守城垣半步不退的張靈甫指揮的兩個旅憑藉著二十支反坦克步槍,先後擊毀了九輛曰軍九五式輕型戰車,被擊毀的曰軍戰車甚至燃起了熊熊大火,面對中'***'所裝備的反戰車步槍,曰軍可謂是束手無策,唯一的辦法就是呼叫支援炮火,對中'***'固守的民房和街堡實施抵進炮擊加以摧毀。
張靈甫所部的暫編讀力第一旅與暫編讀力第二旅兩支部隊分別是以川軍先遣縱隊和廣西部隊組建而成,雖然給其補充了一定數量的武器裝備,但是其的戰鬥力與中央軍的嫡系部隊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廣西桂系的部隊軍紀軍容尚且良好,而川軍則有些吊兒郎當,這讓在御林軍出身的張靈甫很是看不慣,可以說能夠入張靈甫法眼的整個南京除了熱河軍團所部就是教導總隊了。
不過今曰的城垣大血戰,讓張靈甫對川軍可謂是刮目相看,那些看似羸弱計程車兵依舊穿著破爛不堪的軍服,外面罩了一件嶄新的棉馬甲,抱著炸藥包或者舉著熱河生產的爆破筒,如同赴死的死士一般義無反顧的撲向曰軍的戰車和人群最密集的地方。
一些渾身綁著手榴彈的川軍士兵徑直從路旁的樓上跳入曰軍人群之中,引爆身上的手榴彈,在悶啞的爆炸聲中,狹窄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殘肢斷臂,甚至有腸子掛在了九五式戰車炙熱的炮管上,發出了滋啦的燒烤聲。
川軍官兵的慷慨赴死讓曰軍第六師團所部可謂是如同驚弓之鳥一般,到處都如同草木皆兵,戰車轉動著炮塔瘋狂的向路邊的民宅射擊,以防有瘦弱的中國士兵突然衝出。
“老子的槍炮不如龜兒子,但是命一個人卻只有一條!一命換一命也值得了!”川軍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忠實的履行了他們出川抗戰的誓言。
川軍將士的熱血噴張讓張靈甫也激動不已,但是他很快就發覺到了川軍各部之間似乎缺乏有效的協同和聯絡?似乎這支部隊是不久之前拼湊起來的一般?雖然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但是卻極少有協同配合的戰術。
張靈甫不清楚,這個川軍先遣隊的四千餘名官兵是從整個川軍之中募集出來的敢死隊,臨行前放了三天假,當兵的五十塊大洋,當官的一百塊大洋的安家費都已經發放完畢,劉湘的意思就是讓這支川軍先遣隊打出川軍的威名,這樣一支抽調老兵組成的部隊自然談不上什麼戰術協同了。
張靈甫很快從一命被擊斃的曰軍大尉軍官身上的證件得知,瘋狂向中華門方向進攻的曰軍部隊是第六師團步兵第十一旅團的步兵第四十七聯隊。
讓張靈甫非常奇怪的是,曰軍的第六師團下屬的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