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是怎麼說的?足見表裡不一?很能迷惑人?我蔣某人若是他們說得那麼不堪嗎?我亦能有今曰今時之地位?都是些頭重腳輕的理論者,只會空談誤國!”
宋美齡無奈的微微嘆了口氣安慰道:“但是眼下你急需助力,在這方面你的盟兄、盟弟都幫不上忙,他們是武人,是外援不假,外援也得有助力相輔相成方為上上策。”
蔣介石猶豫了一下深深的吸了口氣道:“汪兆銘這個人總愛上蹦下跳,與其同杯我還要多思量一下!”
第三十四章 官邸覲見
蔣介石的突然下野在很多人的預料之中,同時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那就是這位蔣公的這步以退為進實在太過高明,起碼對東北三省的失陷之責來說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局外人,但是這個局外人卻管著局內的人的事?或許中國的事情在外國人眼中就是那麼的奇妙。
就如同德'***'事顧問團總顧問喬治佛採爾一樣,中國變幻莫測的政治形式讓他頭痛不已,喬治佛採爾為德國大戰後第一位國防軍高階軍官離職後來華擔任中方總顧問的德軍退役高階將領,對此蔣介石給予了極大的重視,讓蔣介石最為欣賞的是喬治佛採爾對他個人的忠誠度。
抵達南京尚未前往陸大報道的張學武此刻準備了兩瓶紅酒收拾妥當,準備先覲見下野在南京不問世事的蔣公,然後在去陸大報道,因為張學武記得歷史上孫科那短命的政斧內閣僅僅維持了二十五天,最為重要的則是歷史上著名的上海“一。二八”事變即將爆發了。
張學武的拜訪恰好趕上了喬治佛採爾總顧問的來訪,喬治佛採爾意味深長的望了一眼身穿筆挺軍服,站姿極其標準目不斜視的一名陸軍上校。
在此之前喬治佛採爾見過很多中'***'人,包括被其委員長自喻為精英的黃埔軍官,喬治佛採爾曾經非常遺憾的告訴過蔣介石,黃埔軍校、陸軍大學現在的教學水平只相當於德國的普通士官學校,要指望這些學校培養出色的戰術人才也許還有可能,要想培養出優秀的戰略人才,那就只能看學員的天賦和上帝保佑了,所以在他的建議下,軍政部開始籌建參謀大學相關事宜。
中'***'人給喬治佛採爾最多的就是圓滑,缺乏軍人的骨風,他們似乎更願意與上級進行一種讓德國人很不理解的溝通?
而喬治佛採爾從站在別墅待客廳內的這名陸軍上校的身上,感覺到了一絲德'***'人的味道!喬治佛採爾知道中央軍內的一些軍官曾經在曰本、美國、德國上過相關的軍事院校,如此年輕的上校頓時勾起了喬治佛採爾的興趣。
此刻,在小客廳內蔣介石正在與張群密談,所是密談,也是一些無關緊要之事,張群向蔣介石呈報了張學武的態度以及反應,在此之前蔣介石已經收到了康澤關於此事的報告和建議。
蔣介石也知道自己稱不上知人善用,拉攏張學武是為了向東北軍內釘一根釘子,同時也是為了表明一個態度,明著是一視同仁按照德國顧問團的計劃組建統一的國防軍,暗著則是分化拉攏盤踞在熱河、平津的二十餘萬東北軍。
奉軍集團坐擁勢大,是國內最大的藩鎮實力派,建立統一的國防軍的最終目的就是將武力高度的統一在中央手中,不過喬治佛採爾的整編計劃之前就遭到了張學良、馮玉祥、閻錫山、白崇禧、李宗仁、陳濟棠、劉湘等的聯合抵制,而這些派系之中除了川軍忙著內訌之外,其餘個派系無不要看張學良的風向形勢,這也是蔣介石急於削藩的最終原因,臥榻之濱豈容他人安睡?
孫科內閣的倒臺也許就在近期,自己與汪兆銘的合作進展的也很順利,汪兆銘任國民政斧行政院院長,並交外交部長一職也交與汪兆銘,而自己則任國民政斧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無權無勢的國民黨元老楊森任國民政斧主席!
這樣一來不但黨內外達成了一致平衡,就連汪兆銘一夥的陳公博、周佛海等人也算是皆大歡喜,表面上看是汪主政,自己主管軍事,實際上還是他蔣某人獨攬乾坤。
喬治佛採爾的來訪竟然與張學武不期而遇,這個自己有心簡拔之人,竟然在自己下野期間還有心特意前來覲見?是看明瞭大勢所趨,還是其別有用心?張學武畢竟是張學良的堂弟,而張學良則是蔣介石最大的心腹之患,如果解決了東北軍,那麼桂系、晉軍、西北軍、以至於川軍、滇軍統統都不在是問題。
蔣介石猶豫了好一會,決定同時召見喬治佛採爾與張學武,他決定考校一番張學武,如果張學武如同張學良一般不過是個情大於理的公子哥,那麼蔣介石也好給張學武一個定位,如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