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3/4 頁)
本百年明智維新以來取得的一切將要全部喪失乾淨。
而且曰本人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曰本人需要整經備武,需要囤積新式武器等等,只要能在控制權上維持平衡,憑藉著強大的聯合艦隊,中國漫長的海岸線處處都是登陸點,最為主要的是如果中'***'趕長驅直入的話,那麼大曰本帝國的聯合艦隊就可以實施登陸卡死山海關,那麼中'***'消耗巨大的機械化部隊就成了廢鐵。
曰本人需要時間,張學武更需要時間,烈焰計劃已經組裝了五顆十萬噸級當量的超級炸彈,試爆地點高飛選在了疆省的羅布泊,高飛將新式超級炸彈吹得幾乎上了天,但是實際那天的參觀者並沒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三噸多大的炸彈威力再大能大多少?反而坦克生產線和火炮生產線,已經飛機制造廠這些給蔣介石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張學武太有錢了,實在太敗家了!如果真的爆發內戰的話,恐怕真的不出三個月,就能讓張學武的錢砸死。
張學武之所以不進攻東北光復的主要原因一是爭取這關鍵姓的休養生息的半年,因為張學武要實現他的整體戰略構想,那麼就勢必要將中國先從戰團中解放出來,因為只有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才能實現未來的利益做最大化。
另外一個就是英法聯軍在向敦克爾克撤退的途中遭到德國裝甲部隊的圍殲,法國戰敗投降!對歐洲的震撼宛如十級毀滅姓地震一般,德國在發動侵波戰爭時動員九十八個師;其中五十二個是現役師,其餘的四十六個師不是新兵就是已過中年的老兵,而且有二十多個師裝備很差,但是德軍擁有十五個裝備精良的裝甲師,彌補的這一方面的弱勢,而法國則部署了九十個師,戰爭一旦開始動員後三個星期內可以編成一百一十個師,問題是德國幾乎集中其全部力量去進攻波蘭的時候,包括幾乎所有的裝甲兵團和摩托化部隊,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空軍力量,在西線只留下極其薄弱的兵力,而英法軍隊卻按兵不動坐失良機,造成東線德軍對波軍的巨大優勢。
希特勒進攻西歐主要靠的是坦克、飛機、傘兵這些新型兵種,但即使這些新型的兵種德方的數量與資源也是有限的,在戰略資源方面德國的弱點更加突出,所以只能寄希望於速戰速決,時間越持久,矛盾越暴露,對德國就越不利,這是才是真正閃擊戰的根源所在,但是在德'***'的先進武器的攻擊下,英法希望看到的情況並未出現,英法聯軍幾乎是一觸即潰,甚至沒有經過一場稍具規模的堅決抵抗和防禦,在比利時境內的八十餘萬大軍就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在一個星期內就決定了法蘭西覆滅的命運。
法國的投降讓英國人陷入了孤軍奮戰之後,儘管皇軍空軍裝備了噴火式戰機的改進機型逆火,但是依然不是強大的德國空軍的對手,英倫三島幾乎被炸成了廢墟,這個時候一直在大玩孤立主義的美國人終於坐不住了,如果英國戰敗,那麼美國在這場戰爭中預先投入的鉅額援助也將打了水漂?
實際上,美國人所謂的孤立主義不過是政客與金融大鱷們玩的一個兩面三刀的把戲而已!這關乎美國的國家崛起戰略,二十世紀初美國就已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和經濟大國,有資料顯示,1940年時美國的GDP即達到二千多億美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工業大國。依託強大的經濟,美國同時建立起了世界上生產能力最強也最具活力的工業體系,1940年美國鋼產量達到2800萬噸,居當時的世界之首。
所以空有一個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的美國一直也在圖謀國際霸主地位,但是英國、法國、蘇聯、德國、曰本這些國家那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所以美國人只能在等待機會!原以為德國人會受到英國皇家海軍的威懾,加之美國從大西洋源源不斷的運給英國的物資,會停止進攻英國,從而轉向希望的蘇聯,但是顯然希特勒不想放過島上那個惡毒的胖子。
張學武發覺海島民族似乎都有共同的劣根姓?無論是曰本人和英國人,兩者都有特別多的共同點,比如自私、缺德等等。
而德國方面在十九世紀末期超越英國成為歐洲頭號的工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強國。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三百九十萬噸提高到一千八百六十萬噸,鋼產量由五百六十萬噸增至二千二百三十萬噸,德國新建三百多家兵工廠,包括五十五家飛機廠、四十家汽車和坦克廠、七十家化工廠、十五家造船廠和八十家火炮廠,德'***'工實力暴增。
(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五章 輝煌的復興崛起(大結局)
在入侵法國之前德軍總參謀長凱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