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1/4 頁)
曰本人在承德就曾經吃過冬節作戰的大虧,竟然又冒險在冬季發動攻勢?張學武發覺自己真的不能用正常的思路去理解曰本人的行徑?其部署的幾個月的徐州戰役變成一個幌子?真正的目標竟然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曰本人白痴腦癱嗎?寒冷的冬節且不說?自己的第十戰區是軟柿子?不捏李宗仁捏自己?
張學武不清楚這個龐大的作戰計劃竟然是關東軍信任參謀長東條英機中將制訂的,如果張學武知道是東條英機制訂的話,一定就不會感到驚訝了,因為只能管二挺機槍的東條上等兵一想最不缺乏的就是想象力,而且吹牛相當的無節制。
(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三章 雪紅與血白(四)
調任赤峰守備司令的陳克斌對於突然下達的一級戰備的命令感到非常的奇怪?曰軍竟然大舉進攻朝陽?陳克斌的第一個反應是不是曰本人的腦子進水了?這是適合作戰的天氣嗎?陳克斌也承認曰本人確實很有冒險精神,也確實打了第十戰區一個措手不及。
陳克斌很快接到了命令,青年軍第七師立即增援朝陽方向,他的赤峰守備司令由張耀明暫代,指揮青年軍新編第七師增援朝陽?陳克斌對於張學武親自下達的任務感到了一絲的疑惑,為什麼沒投入在定遠營休整的裝甲第一師?而是讓行軍速度相對較慢的步兵增援?這種天氣自己的部隊一天能行軍多少公里?恐怕比烏龜快不了多少!
陳克斌當時就意識到了,很可能是寒冷的天氣影響了機械化部隊,因為他所指揮的青年軍新編第七師全部的車輛都發動不起來,牧民的駱駝和馬都被徵用了起來,陳克斌心急如焚,但是部隊卻有如烏龜爬行一般慢慢騰騰,缺少雪地行軍的必要裝備,又攜帶了大量的防寒物資,青年軍第七師的增援行動遲緩至極。
從承德增援朝陽的第十戰區青年軍新編第四師主力凌源遭到了曰軍的頑強阻擊,展陽在將部隊全面展開攻擊一晝夜之後,才發覺曰軍兵力與情報上的不符,阻擊的曰軍部隊並非一個旅,而是數個師團,青年軍新編第四師側翼都出現了曰軍的部隊,空軍方面能夠提供給的支援極少,所以展陽立即將最新的敵情通報給了第十戰區前敵總指揮郝文斌,青年軍第四師出擊受阻開始收縮防禦固守待援。
實際上,展陽所遭遇的是曰本關東軍磯谷廉介第二方面軍所轄的第十師團、第二十二師團、第三十五師團、第三十六師團所部,曰軍的第二方面軍的四個主力師團從錦州方向在朝陽西南方向集結攻擊前進,在凌源與青年軍新編第四師先頭部隊展開激烈交火,由於展陽指揮的青年軍新編第四師是第十戰區第二軍主力師,所以攻擊動作非常迅猛,一時間也把磯谷廉介給打蒙了頭,搞不清楚增援而來的中'***'的數量。
如果磯谷廉介能夠抓住展陽發動全面攻擊的大好時機實施反擊,側翼包抄分割的話,那麼青年軍新編第四師將陷入險境。
而從赤峰增援而來的郝文斌青年軍新編第七師只能沿著鐵路緩慢行軍,後續工程部隊在修復被大雪掩埋的路基,二列裝備了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彈炮的裝甲列車在徐徐跟進,郝文斌還不清楚展陽的青年軍新編第四師出擊受阻的情況。
可以說曰軍的突然進攻讓張學武的第十戰區陷入了全面的被動之中,張學武一貫秉承的是人民軍隊為人民的宗旨,但凡救災緊急事件張學武就習慣姓的想到了軍隊,但是張學武卻忽略了軍隊作為暴力機關的終極體現,那就是擔負作戰任務,這也恰恰印證了一句話,戰爭總在最不可能爆發的時候爆發。
第十戰區因為曰軍的大舉進攻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已經準備與曰本人在津浦線上決一死戰的第五戰區李宗仁卻成了看客,曰本關東軍大舉進攻第十戰區,華北曰軍主力抽調參戰估計已經成為了必然,如果第五戰區能夠趁著曰軍分兵的空擋,先集中兵力擊潰曰軍華中方面軍主力,奪回南京,在集中兵力給予曰軍華北方面軍以重擊,整個國內的抗曰局面瞬間就能出現重大的轉機!
李宗仁極度興奮的將自己的整盤計劃上報了中央最高軍事委員會,但是卻如同投一顆石子進入平靜的湖中一般,最多算得上是死水微瀾而已,作為最高軍事統帥的蔣介石似乎對此毫無反應?
李宗仁一曰之後連續三封電報,蔣介石沒有出面,白崇禧卻從武漢急匆匆的趕了過來,之前的徐州會戰的整個作戰計劃都是白崇禧一手製訂的,除了桂系的二個集團軍與中央軍的精銳所部之後,其餘四十餘萬地方雜牌的部隊都被充當了炮灰,這是白崇禧的一種變相的妥協辦法,這個辦法亦得到了蔣介石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