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直眯眼睛。
“只要大唐天兵西向,大食必然不敢攖大唐之鋒,大唐之軍就可以打進波斯,大唐再無憾事!”李林甫的聲調有些高了。
“大唐憾事?”李隆基的眼中光芒一閃,重重點頭,大加贊成,道:“太宗年間,波斯在亡國之前遣使入長安,請求大唐出兵。是時,西突厥阻擋在大唐西進的必經之路上,大唐無法進軍,太宗皇上不得不拒絕。大唐之兵不能西向,波斯終為大食所滅,實為大唐憾事!若是當時大唐出兵,斷不會有如今的大食。”
唐太宗拒絕出兵救援波斯,實是唐朝的一件憾事,這是唐朝歷代皇帝耿耿於懷的憾事,李隆基一提起,就是惋惜不已,眼中光芒如劍,道:“朕嘔心瀝血,勵精圖治,整軍經武,就是要打到波斯去,讓大唐再無遺憾!”
後世有人指責李隆基好邊功,總是喜歡往西開拓,原因就在這裡!
李隆基解決了北方的後突厥和契丹,打敗吐蕃,只有西方才有敵人,大食是他唯一的對手,他不往西用兵,他還能往哪裡用兵?
“臣叩請陛下發兵增援西域!”李林甫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卻是激動起來,這是他這輩子少有的激動時刻。
可以想象一下,若是唐朝趁此良機出兵,與阿拉伯帝國大戰一場,打上一個數個大勝仗,他就有天大的功勞,他的地位、權勢就會更加穩固,那個虎視眈眈的楊釗就拿他沒奈何。
楊釗就是楊國忠,此時的楊國忠還叫楊釗,還沒有給賜名國忠。
“不可!”
就在李林甫振奮之際,只聽李隆基斷然拒絕:“要想向西域派兵,就得打下石堡城。區區一座石堡城,卻是牽制大唐十餘萬精銳。不打下石堡城,朕不會派更多的兵馬錢糧入西域。”
李隆基就是李隆基,雖然很想向西域調派援軍,卻是深知其中的厲害。
李林甫滿打滿算,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而撈一個天大的功勞,沒想到李隆基竟然目光如炬,洞曉其中厲害,他很不甘。如此撈取功勞的良機,錯過了在哪裡去找?
“陛下,即使不能多派,調派三兩萬還是可行的。”李林甫絕對不願捨棄此等良機的。
“不可!”李隆基再次否決,道:“大食亦是疆域萬里的大國,雖然國力不如大唐,卻不是那麼好打。自從開元三年被大唐擊敗後,大食一直在積蓄力量,只等良機。若是這次再開戰端,必是大打。石堡城未下,若是大唐與大食交鋒的緊要關頭,吐蕃從中為亂,後果難料。與大食這一仗,不打則已,一打必定要穩操勝券!”
李隆基洞察力驚人,又中了。歷史上,高仙芝發起怛羅斯之戰,唐朝投入了在西域的百分之八十的兵力,而阿拉伯帝國則是出動了十幾萬精銳,真的是一場大戰。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擲下嚴旨,勒令王忠嗣出兵?”石堡城是梗在李隆基喉頭的一根刺,若是不打下來,他不會讓安西都護府與大食大打的,李林甫只能退而求其次。
李隆基沉吟,久久沒有話,過了一陣,微微嘆息道:“王忠嗣少年奇才,深通兵道,應對縱橫,皆出意表,石堡城若能打,他一定會出兵的!這事,容朕再思慮思慮。”
對王忠嗣的瞭解,再沒有人比得了李隆基,王忠嗣堅不肯出兵,李隆基也知道他的顧慮很有道理。
xxxxxxxxxx
李昌國、李白、高妙麗三人來到平康坊,向人打聽杜甫的下落。
三人歷時數日,卻是沒有得到杜甫任何訊息。李白與杜甫只是見過一面,昔年,李白被賜金放還,東遊洛陽時遇到杜甫,兩人相談甚歡,頓成莫逆。那時的杜甫,要西入長安求取功名,留給李白的地址早就沒用了。
要在常住人口超過百萬的長安尋訪杜甫,無異於大海撈針,儘管他們很努力,卻是沒有一點收穫。
“敢問伯父,可曾見過三十餘歲的書人,他叫杜甫,字子美……”李白衝坊間一個老丈見禮,打聽起來。
“問杜甫?”
這個老丈一愣,翻翻眼睛,似乎在回憶:“數年前,哦,興許是三年,興許是四年,人年紀大了,記不得清楚了,是有這麼一個叫杜甫的書人在平康坊借住過。”
這是第一次打聽到杜甫的訊息,李昌國、李白、高妙麗不由得精神大振。
“杜甫,他很忙呢!”
李昌國他們的歡喜之際,老丈裂裂嘴角,頗有幾分譏嘲,更有幾許輕蔑。
第十四章 詩聖落魄(第二更)
李昌國乍聞此語,差點給口水嗆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