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4 頁)
這一個個疑問,讓他的內心無比忐忑。
他的忐忑不是沒有道理的。
除了幾個高層領導知道他的情況外,其餘所有的昔日親朋戰友很快都將會以他為敵,遠離他,排斥他,甚至還要幹掉他。
漢奸,那時候就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命。
喬向文理解他的顧慮,為他出了很多注意,打足了氣。
作為臥底的最高紀律,非常明確,那就是一對一,他只對社會部負責,只對喬向文一個人負責,因為敵情複雜,各方人員交錯,一不小心,就會暴露身份。
喬向文最後反覆叮囑他,抓大放小,要忍得住,看得開,笑得出。。
忍得住,就是經受各種各樣的考驗,無論遇到何種情況,出了什麼樣的意外,都要從容面對,機制靈活,做一個真正的淡定哥。
看得開,很簡單,在敵偽內部,烏煙瘴氣,吃喝嫖賭,什麼都要看得開,為了工作,可以暫時撇開自己的真實身份,才能更好地融入,獲取最大限度的情報。
笑得出,無論同志被捕遇難,無論鬥爭如何殘酷,要學會笑,哪怕是皮笑肉不笑,決不可喜怒於色,露出馬腳。
多麼艱難的九個字。
對於一個有文化、有抱負的熱血男兒而言,簡直是不可完成之任務。
但是,元錦接受了,照單全收了。
在經過喬向文細緻的特工技能培訓之後,沒幾天,在喬向文的親自安排下,透過一位省城古董名家的介紹,三木古董行二話沒說,收下了李洪銘。
這位古董專家是八路軍的老朋友,他明裡做古董買賣生意,暗地裡比較同情**,在古董界威望很高,曾經擔任國民黨山東省府的參議員,濟南淪陷後,他便一頭埋進了古玩裡,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八路軍敬重,小鬼子客氣,國民黨那頭也保持著聯絡。
在濟南三木古董行,李洪銘負責去農村收購明代傢俱,他文化水平比較高,腦子靈活,很快為老闆三木做了不少生意。
古董行老闆三木,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日本人,說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他對手腳麻利、頭腦靈活的李洪銘非常信任,看他做的不錯,很快中用了了他,讓他帶一組人專門在外面跑業務,幫自己賺了不少。
在這個過程中,李洪銘任勞任怨,對三木安排的事情不折不扣地完成。
兩個月之後,三木極為滿意,不久,破格提拔他擔任了收購組的組長,同時讓他開始跟著自己參加日本軍人和特務的一些聚會。
原來,這三木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