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4/4 頁)
說是村莊,其實一排不過五六戶人家,門前一條池塘,倒是清澈見底,倒影出岸上的一樹槐花。
找到田家時,三人心裡一愣,在這方圓幾里的山村,眼前的房子明顯有些不同,不是一般的茅草房子,而是青磚,門前還空了一方場地,用水泥鋪起來的。屋簷下掛著塊臘肉,而不是平常鄉親家的紅椒大蒜。
不是地主,卻很講究。
不是有錢人,卻注重細節。
見到陌生人上門,六十多歲的田老頭頗有些防備,把老太婆支到了一邊,只把眼睛看著領頭的喬向文。
王克一看,忙上前用招萊方言和他嘮了一通,香菸一點,攀攀家常,點了幾個附近的人名,表示是城裡的朋友專門過來請教黃金問題的。
白兵適時地遞上兩包濟南產的香菸,意思一下。
田老頭的疑慮這才徹底去了,熱情地招呼幾個人進屋坐。
這還真沒找錯人!
幾天跑下來,十分疲倦的三個人,到了這裡,才覺得一點不冤。
田老漢名叫田光復,在這一帶也算是一名人,為啥呢,一來讀過幾年私塾,識得不少字,鄰里鄉親有啥要寫的,找他準沒錯,二來他喜歡鑽研黃金,不管啥金條,金塊,金鑽,金疙瘩,到他手裡,很快就能報出成色、年份、大概產地。
幫人鑑定,空閒時自己也做點黃金小買賣,經過他的手,買家信任,賣家放心啊,所以家裡談不上小康,但也比較殷實。
日本鬼子一來,黃金管制,嚴禁買賣,這也就斷了他的財路,心裡那個鬱悶勁,別提了。
一見這幾個人談得來,老田聊得很開心,無話不談。
膠東老鄉就這樣,跟你處得好啊,啥都肯給你,心窩挖出來都行,看不順你啊,別說談話,連門都不讓你進。
你別說,經手這行久了,他還土法總結了一套規律,看色澤,掂重量,聽音質,折硬度,當然,他還驕傲地拿出了自己的鑑定工具,一塊打磨石,一個小鐵錘,一瓶小試劑。
看他吹得那麼開心,喬向文笑著,一招手,扮成保鏢的白兵,從一個小布袋裡取出了一個小金塊。
原定計劃開始了。
遞過去,老田仔細看了看,似乎有點不相信,轉身拿出老花鏡,戴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