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段少雲眸中燒起火焰,西涼幾代皇帝祖祖輩輩的心願,要在他手裡實現了嗎?段少雲望向易修遠,勾唇笑笑:“那便啟吧。雲淩是有能耐,僅僅半年時間,但凡已經經過治理的地方,明顯出現了不同,但,咱們不能給他休養的機會。待南朝內亂一起,我西涼便可進攻,到時候內憂外患,我倒要看看,雲淩還有多少本事,能扶起這個早已被蠶食一空的國家!”
☆、大廈將頹
寧王與石貫一同造反; 雲淩左右兼顧,幾乎沒有喘氣的時間。而遠在淮陰郡的蕭雨歇,聽聞這些訊息,亦是憂心忡忡。
這日,傳來戰報。
探子在宮門外摔馬而下,一路疾行入宣室殿:“報——啟稟陛下; 石貫那邊依舊僵持; 牽制了一部分駐南大軍; 駐南所餘軍隊不敵寧王; 寧王已拿下慶陽郡。”
雲淩聞言,眸中竄上火焰,怒道:“這才不足三月?寧王已拿下慶陽郡?駐南大軍是吃白飯的嗎?”
探子喘著氣; 心虛的說道:“回稟陛下,大軍盔甲兵器俱不合格。我們的兵器羽箭; 材質薄軟; 根本刺不透對方軍人的盔甲; 而我們的盔甲……卻……卻……”
雲淩聞言; 倒抽一口冷氣,這一刻,他才震驚的意識到; 南朝到底被澐澤糟蹋到了什麼地步。
雲淩抑不住心頭的憤怒,站在殿上,死死的盯著孫逸之,語氣冰冷蘊含殺意:“太尉; 這些年,你是如何掌管的南朝大軍?”
孫逸之顯然是慌了,他何曾管過?他不過是易修遠扶上來的傀儡罷了,實際的大軍操作,都是易修遠進行的,他空有太尉之名,卻無太尉之實。
孫逸之忙跪倒在地,當下語無倫次:“陛……陛下恕罪,微臣也不知道,這些年,微臣都是聽司空大人的,司空大人說什麼……微,微臣就做什麼……大軍兵器……兵器如何會……”
雲淩何等聰明之人,一聽便知孫逸之不過是傀儡罷了:“易修遠何在?”
大監回道:“易大人病重,已休養多月。”
雲淩沉聲:“拘上殿來!”
侍衛忙領命而去,可惜,司空府邸早已人去樓空,哪裡還有易修遠的影子?
雲淩聽到侍衛回稟的那一刻,恍然大悟,雲淩深吸一口氣,無力的合上了雙眼。早年對這個看起來平庸的司空未曾多加留意,如今回想起來,此人隱藏這麼深,怕是西涼混入南朝的細作。
易修遠在司空之位多年,行監察百官之責,難怪,難怪這八年來南朝官風混亂至此,分明是此人故意為之,軍隊現如今成為這副模樣,亦是其故意操縱之故。
雲淩緩緩在龍椅上落座,下旨道:“太尉孫逸之,疏忽職守,釀成大禍,著,凌遲處死。”
孫逸之聞言,猛地倒吸一口氣,暈死在殿上。大監使了個眼色,忙有侍衛上前將孫逸之拉下殿去。
雲淩看向沈穆清:“但凡這些年,同易修遠走的近的人,皆收監細查。”
沈穆清領命。
雲淩掃一眼朝堂,心內嘆息,難道真如常太息、蕭雨歇等人所言,皇位不能動?
雲淩忍下心頭波動,向考工令問道:“現在開始打造新的兵器盔甲,需要多久?”這樣臨時抱佛腳,雲淩也深知無疑是亡羊補牢,但是,能挽回多少是多少。
考工令道:“考工令下打製兵器的匠人共百名,每人一月打製十把兵器,便是一千把,若要打製完成共幾萬大軍使用的,恐怕需得一年。盔甲有模具,倒是可以快些,”
雲淩思量片刻:“那便先將盔甲趕製到位。即刻從民間徵收匠人入考工令,趕製兵器。考工令,倘若兵器羽箭再不合格,提頭來見!”
考工令眉心一跳,領命去辦。
雲淩又叫來何盎和趙立煜吩咐道:“何盎,即刻前往抵禦寧王的駐南大軍,命你監軍,糾正軍紀。趙立煜,你前往清河郡,監軍石貫那一方的部隊。”
二人領命退下,與此同時,為防患於未然,雲淩又命心腹前往駐北大軍以及邊境大軍監軍,糾正軍紀,排查羽箭等,以免南方的問題重現。這一夜,未央宮裡的雲淩,徹底失了眠。
~~~~
半月後,何盎上報:駐南大軍軍紀渙散,士兵們可隨意離開軍營,懶懶散散,毫無規矩,早已疏於操練。且上層武將貪腐軍餉,下層士兵抱怨連連,軍心渙散,應敵無力。
趙立煜那邊,情況也是這般。正是用人之際,二人無法將行為有差錯的上層將士斬首,只能做出些處罰,下層士兵依舊心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