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君士坦丁堡進發。
當地的酒和女人極為便宜,梅毒在聯軍士兵當中非常普遍。而當地的衛生條件十分糟糕,英國的後勤也同樣糟糕。自拿破崙戰爭以來,英軍的後勤訓練被荒廢了。大多數軍官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哪怕是低強度殖民地衝突。法軍情況要好的多。拿破崙被打敗了,但法國並沒有失敗。法軍陸軍仍是歐洲裝備最好、組織最完善的軍隊,很多軍官擁有作戰經驗,後勤系統也很有效。武器裝備方面,英法的優勢來源於新式線膛步槍米尼步槍(MinieRifle)。
4月14日,俄軍包圍斯里查(Silistra)要塞。4月18日,土軍在拉霍瓦(Rohowa)擊敗俄軍。4月20日,俄國遭到開戰以來的最大打擊,甚至是決定性打擊。普奧兩國宣佈保持中立,並秘密結為防禦同盟。中立的理由顯而易見,但沙皇看不到這一點。神聖同盟在最關鍵的時候在他背後插了一刀,狠狠的傷害了沙皇的感情以及俄羅斯的利益,使他感到沮喪和憤怒。
彷彿為了給沙皇傷口再撒一把鹽,英法艦隊於4月22日炮擊奧德薩,表明英法實實在在準備跟俄國打一仗。5月28日,英法在加拉波利的部隊開始兵分兩路向多瑙河流域的瓦納(Varna)進發。法軍一部由陸路進發,另一部分和英軍由海路進發。聯軍的行動極大鼓舞了多瑙河前線的土軍士氣。
月3日,奧地利完成部署,在匈牙利與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邊境陳兵8萬,並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立即從兩公國撤軍。6月14日,奧地利又同土耳其簽定條約,土耳其同意奧地利佔領兩公國直到戰爭結束。奧地利的輕率和貪婪將自1815年以來的俄奧友誼徹底葬送,從此兩國關係再也沒有好過,直到第一次大戰將兩國一起毀滅。
沙皇此時感到可恥的背叛,他終於明白自己落入一個可怕的陷阱。戰爭和他當初的預想完全兩樣,敵人越來越多,而朋友加兄弟的弗蘭茨的背叛,使他對戰爭開始失去信心,但戰爭還要打下去。尼古拉嚴令俄軍取得一場勝利來穩定局勢。
月22日,俄軍統帥米哈依爾哥爾查科夫親王(PrinceGorchakov)親自指揮對斯里查要塞的圍攻。1853年他率軍進入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開戰以來,他一直是多瑙河方面俄軍總指揮,但是作戰不力於1854年4月被帕斯科維奇親王取代。然而6月8日後者因為表現不佳被撤換,米哈依爾又重新上任。俄軍的混亂可見一斑。
在尼古拉的悲觀失望中,在弗蘭茨終於決定背叛尼古拉的實際行動中,在英法各懷鬼胎的聯合軍事行動中,克里米亞戰爭愈演愈烈。'注1'
————
注1:本章98%內容摘自ellixaken原創'克里米亞戰爭史'一文,出自sonicbbs。特此鳴謝ellixaken大人。
1、未來的鐵血宰相(上)
1854年6月初,皇帝夫妻首次出巡。
首站選在摩拉維亞。這是弗蘭茨約瑟夫的登基之地,對弗蘭茨的人生意義重大。
堪稱龐大的隨行隊伍令伊麗莎吃驚。雖然經過了婚禮和蜜月,她已經對皇家喜歡奢華的風格有所瞭解,可是……宮廷男女侍從都還分別帶上自己的僕從、女傭、跟班、理髮師,這個就很讓人覺得誇張了。
皇帝的首席副官格呂內伯爵自然是要跟隨皇帝出巡的;負有監督年輕皇后言談舉止的宮廷女總管埃斯特拉齊夫人也一定是要寸步不離皇后的。伊麗莎白皇后私下同格呂內伯爵抱怨:“成天板著一張極嚴肅的臉,下了霜似的,從來不笑。”
格呂內伯爵忍住笑:“皇后陛下,埃斯特拉齊夫人是很穩重的,皇太后選擇埃斯特拉齊夫人做您的宮廷女總管,一定是仔細考慮過的。”
伊麗莎嗤之以鼻:“你以為我不知道,這個榮寵完全是因為她那個可憐的死在1848年革命的丈夫嗎?”
“……我知道陛下您不是很喜歡埃斯特拉齊夫人,我還聽說了您公然違抗太后的意願。”
“有嗎?”
“當然。您不記得了?”
“哦,你說的是那件事。我倒覺得不算是什麼違抗,太后也不一定是永遠正確的。她說的對,我就聽;說的不對,當然不能聽。你覺得呢,格呂內伯爵?”
格呂內伯爵微微欠身:“您說得對。我想您已經瞭解到,您現在已經是帝國的第一夫人。”
“我還有很多不懂的,伯爵,你要幫助我。”伊麗莎直率的要求。
“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