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
宮中,隨著七夕臨近,宮裡陸陸續續進了不少新的布料和首飾,給女眷們圖個新鮮。
大多東西自然是送去了太后的慈寧宮和太妃們的寧壽宮。當今聖上的女眷,總共也就一後一妃,餘下的東西就先都送進了坤寧宮,然後由皇后賞儀妃和各宮宮女。
結果湯盈霜就聽說,今兒個一早,她還沒起床的時候儀妃就來了,想討塊南紅石走。
“呵。”她不禁笑了一聲,“儀妃的耳朵可真靈。”
那上好的南紅石,這回總共就得了兩塊。一塊獻給了太后,另一塊暫且在她這裡。
按道理來說,這塊就應該是她的了——除了太后,可不就是皇后麼?她相信這個道理儀妃也懂。
但她就是要來爭。湯盈霜心裡有數,她要的才不是這塊石頭,她是咽不下那口氣,想跟她叫板。又或者可以說,是胡家在跟湯家叫板。
她無非就是想讓人看看,是皇后在宮裡過得更好,還是她這個胡家的千金過得更好。
湯盈霜對此完全不感興趣,更懶得跟儀妃較勁。但那塊南紅石,她還真不打算給儀妃。
成色那麼好的東西,得襯美人兒才行。若做成頭飾耳飾,肯定顯得氣色很好!
她便不鹹不淡道:“不理她。這就尋工匠去,打一副簪子。若再有多的邊角料,穿個手串或者做個項墜吧。”
她身邊的宮女是一聽她不打算慣著儀妃就高興,當即喜滋滋地福身應了。
接著便聽皇后又說:“打好了直接送出去,給乾清宮大姑姑。”
“?”宮女有點嚇著了,她倒對大姑姑沒什麼意見,就是怕惹麻煩,“娘娘,這若讓旁人看了,會不會覺得……”
皇后一臉淡然:“怕什麼的。她用的東西,哪樣不是上好的?不差這一副釵子。”
不是上好的,還配不上她呢!
她就愛看蘇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單是想想都高興!
·
河南。
聖駕在行館中小住了幾天,就又繼續趕路了。沈玄寧打算儘快到山西,好生瞧瞧那個糊塗的山西巡撫到底有多糊塗。
他若真跟河南巡撫一樣只是愛巴結人,辦差依舊能好好辦,那他就不計較牛肉和葡萄的事。但若他根本沒好好治災……
他非當場砍了他不可!
為了避免擾民,也為了安全,聖駕一路繞著各城各村而行。但饒是這樣,也還是出了事。
——進入山西的時候,底下有人來稟,說二十里開外的地方流民眾多,得改道。
“流民?”蘇吟聽得皺了眉頭,“怎麼會有流民?最初選路的時候,不就是避著流民的麼?”
“說是昨夜才到的,人數不少。”楚霽說著向沈玄寧抱拳,“接著往前走,怕是要出事;不往前走,這邊怕也是流民的必經之路。依臣看,皇上先折回河南,在濟源或焦作等上兩日,最為穩妥。”
不避能怎麼辦?流民都是逼急了才跑出來的,見了皇帝不知會做出什麼。到時難道用兵鎮壓麼?讓將士們去對付手無寸鐵的百姓?
沈玄寧略作沉吟,便點了頭:“按你說的辦,這就後撤。令給河南巡撫傳個話,讓他好好安置流民。”
楚霽領了命,一刻之後,聖駕就向河南折返了回去,當天晚上,便到了濟源城附近的官驛。
濟源也是這回受災很嚴重的地方。從官驛二樓放眼望去,蒼茫大地上流民成群。楚霽不得不常帶人出去巡視,將想湊近官驛的流民擋下來。
蘇吟站在窗邊左看右看,越看越覺得這情形不對勁。
因為粥棚有相當一部分設在城外的緣故,這一路過來,他們也見了好幾處,但鮮見有那處的災民會往他們跟前湊。
他們對皇帝、對當官的,都還是敬畏的,也知道施粥全靠朝廷安排。但凡能活下去,沒幾個人想惹是生非。
這裡為什麼不一樣?
蘇吟自己思量了半晌,在楚霽再要出去巡視的時候,央著他帶她一道走了一趟。
楚霽被她弄得一路都提心吊膽,她一個穿金戴銀的姑娘這麼走在外頭實在不安全。可她還偏生要往災民聚集的地方走,嚇得他伸手就拽住了她:“你別瞎好奇……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知道不是鬧著玩的。”蘇吟一喟,點了兩個跟在他後頭的侍衛,“你們別理我太遠,護著我一點兒。”
說著她就又走向了災民。
兩個侍衛自然跟著,楚霽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