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1/4 頁)
接下來的日子,慕容媚兒以生病的理由被軟禁在正院,期間李長昭沒有去看過她,就連管家的事都交給了慕容安意,慕容媚兒起初鬧過,但李長昭去了一次,不知說了些什麼,慕容媚兒從那以後便消停的待在正院不出門也不鬧了。
慕容媚兒一想起李長昭當日的神情,就覺得不寒而慄。那眼神根本不是看一個同床共枕十多年的人,更像是看一個長在身上的毒瘤,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而正院的人全都被李長昭敲打了一番,雖然她們不知道慕容媚兒因為什麼而惹怒李長昭,但她們知道這府上的風向已經完全變了,夫人她是徹底的失寵了。
“小姐,夫人這兩天倒是安靜多了,連帶著正院的人也都低調的很,沒事的時候根本不出院子。”
慕容安意自從接受了管家後,有些不開眼的挑刺的人全都被慕容安意以雷霆手段鎮壓。後來大家見這位三小姐並沒有想要改變什麼的意思,便逐漸安分下來。
慕容安意的原則是,只要整個康安伯府能夠運作下去,不出什麼大岔子,跟以前比不差太多,她也懶的管,甚至於底下人貪墨她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然如果做的太過分,她就不能視而不見了。
所以底下人觀望了一段時間,發現她對於管家權並不怎麼上心,自己也沒打算從中撈取好處,也就安靜下來,一切維持著一種固定的秩序。
慕容安意對此很滿意,反正她從未將康安伯府當做真正的家,自然不會勞心勞力去替李長昭管什麼家。
李長昭倒也沒有因此不滿,可能是覺得她年紀尚輕,能管成這樣已經不錯了,殊不知慕容安意根本沒有盡力。
朝堂之上
新年已過,西榮使臣來大雍已一月有餘,和親之事尚未定下,故聖帝召了一班臣子來商討和親事宜以及人選。
“啟稟陛下,和親向來是雙方之事,西榮將嫡公主和親我大雍,必也會求娶我國公主,還請陛下早日定奪。”
一位武將出身的大臣站出來反對,“陛下不可,咱們又不是怕了那西榮,況且我大雍現只有一位公主,又年紀尚幼,這和親之事使不得。”那僅有的一位公主便是小公主齊珍了。
“公主今年已經十三,算不上太小,況且老夫相信公主定然會為大雍考慮。”
聖帝聽了這話,眼神陰鷙,不是自己的女兒說的就是好聽。
“丞相怎麼看?”聖帝實在不耐煩那些臣子們爭論不休,轉而看向了蕭冷,似乎希望他能給出解決之法。
蕭冷安靜的站在殿中,對眾人投來的目光彷彿全然不見,他輕撣衣袖,姿態從容的彷彿在園子裡賞花一般,而不是在討論國家大計。
“臣記得我大雍並不只有一個公主。”
聖帝眯起眼,似乎想起什麼,“丞相的意思是…”
蕭冷確認了聖帝的話,“臣說的正是昭陽公主。”
“好,就昭陽吧。”上位者的一句話便決定了一個女子後半生的命運,而女子別無選擇。
“對於和親之事,臣還有一點建議。”蕭冷鳳眸閃著精明的光。
“丞相請說。”聖帝剛解決了一個難題,眼下心情正好,倒是很願意聽聽蕭冷想說什麼。
“這次西榮給出兩個人選,臣以為我們只留下尹輕靈就夠了。至於和親的人選,臣覺得忠王世子最為合適。”
有人不理解,“南弦月是西榮南相的么女,很受南相寵愛,留下她不是可以多個牽制西榮的機會。”
蕭冷從容不迫,侃侃而談,“本相不這麼認為,只留下尹輕靈,她想要做什麼必然孤掌難鳴,西榮的探子有一個就夠了,各位可是還嫌他們來的少了?”
一眾大臣聽了紛紛點頭,是啊,西榮的探子放一個在大雍就夠了。
“那蕭丞相選定忠王世子作為和親人選又是何道理?”
蕭冷簡明扼要的跟眾人分析,“幾個皇子是我大雍的未來,皇室血統怎麼能容西榮摻和一腳,至於忠王世子,同樣屬於皇室血脈身份尊貴,倒也配的起西榮公主。
再則,西榮明為和親,卻不可說沒有什麼陰謀,忠王一向忠君愛國,將西榮公主嫁給忠王世子,若西榮真有何陰謀,我們也能及時應對。”
說白了就是幾個皇子未來說不準誰及大統,皇后不能出自西榮,而齊琢,身為皇室子弟,身份矜貴,卻與皇位無緣。
而且忠王一向清正,將尹輕靈嫁到忠王府也有監視的意味,而齊琢說白了就是個間諜。
你西榮派一個間諜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