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可是他卻送給了你,看來你們兩個人的關係不一般呢!”
“他是我的命中人,我此生只認他一個人!……”說到此,小秋忽然叩門道:“格格,派出的探子回來了!”
“好!我現在回去!”說完對璟翎公主微微頷首:“有公務在身,請您諒解,您的事情我們已經大致瞭解,待我和貴國溝通妥帖,便會安排您返回高麗!您就安心在此靜養吧!”說完微微頷首,便退出璟翎公主寢房。
“打探的如何?匈奴退兵了嗎?”
“回稟格格,匈奴並未退兵,而是在二里開外安營紮寨,而且那裡是我們千童關去往高麗的金牛嶺關的必經之路!大約有五百人左右!”
芊懿聽罷,轉過頭問副將:“奏摺寫好了嗎?”
“寫好了,請格格過目。”說著,將奏摺遞過來,芊懿仔細看了一遍,在最後寫上名字蓋上印章,便道:“八百里加急立刻上路!”
“是!”月良說著疾步下樓,朝驛館而去。
芊懿看月良離開,沉思了一會,便又對旁邊的副將說道:“你們密切監視匈奴人的動靜,隨時報告我。餘下的事我來處理!小秋,給我準備些洋蔥汁送到我寢房!”
本來想著挺好,可是洋蔥汁送來了卻不知如何下筆,寫重了,怕是此信如果落入匈奴人手中,定是鐵證鑿鑿,如果寫輕了,怕是理解不了,正愁著芊懿忽然看見金智賢寫給自己的書信,心中靈機一動:“如果寫著詩,掩飾的效果定會比白紙要好吧!”於是拿出一張信箋,用洋蔥汁寫上:“璟翎公主在千童關,關外二里有匈奴騎兵五百人左右,望貴國想辦法接回公主,千童關守將凌芊懿”,寫罷,待信箋乾透便又在信箋另一面用墨汁寫上:“用情至深似儂情,火花易衰似郎意,薰風入夜長開眼,之子風露立中宵。”寫完芊懿一邊把信箋摺好一邊道:“不知智賢哥哥是否在金牛嶺關,如果他未能看懂藏頭詩又該如何?哎!算了!先把信送出去再說!”想著便穿上盔甲步出門去……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高麗—金牛嶺關
“韓總兵,有大燕千童關飛來的信鴿,不過是一紙情詩!”
金牛嶺關的總兵接過侍衛遞來的書信看了一眼便遞給一旁的金智賢:“這是給你的,凌芊懿是千童關守將,也是大燕齊王府格格,你和她是什麼關係啊?我想你放著漢陽藝文館學士不做來此蠻荒邊疆,現在是明白其中緣由了!”
聽韓總兵如此說,金智賢也不辯解,只是拿過信箋細細看起來:“ ‘用情至深似儂情,火花易衰似郎意,薰風入夜長開眼,之子風露立中宵。’芊懿為何這麼寫呢?我對她的情義她不能不理解?而且這首詩做的並不工整,難道有別的喻意?”想著覺得蹊蹺,又仔細看起來……
韓總兵看金智賢看的仔細不便打擾,便做起自己的事來,正看著公文突然聽見金智賢道:“這是一首藏頭詩,韓總兵您看每句取第一個字就是‘用火燻之’!”
“是啊!不仔細琢磨還真想不到,趕緊拿火燻一下!”
信箋被火燻過後,紙的另一面漸漸顯示出一行泛黃的字:“璟翎公主在千童關,關外二里有匈奴騎兵五百人左右,望貴國想辦法接回公主,千童關守將凌芊懿。”
金智賢和韓總兵兩人看見這行字都具是一驚,“璟翎公主嫁往匈奴和親已經三年有餘,現在出現在千童關,是否會有詐?如果是真的,璟翎公主為什麼會逃離匈奴?”韓總兵疑惑的問道。
“這是懿兒寫的,我認得她的字,而且大燕和我高麗是互鄰友好,懿兒明知我在這,她應該不會使詐,你先把這裡的情況遞摺子到宮裡,然後我們商量怎麼處理這件事,依我的意思,璟翎公主是我高麗公主,無論她因為什麼原因出逃匈奴,現在這樣長期待在大燕的千童關總不是辦法,這件事儘快解決為好!”
韓總兵把摺子寫好交予傳訊兵便道:“我明白其中利害,公主是要接的,但是要弄清楚她為何逃離匈奴都城,如果會引起和匈奴的兵變,我認為還是謹慎小心為好,一切以國家和百姓的利益為上!”
“我們和大燕是締結友邦,如果我們不接回公主,一直放任在千童關,一旦匈奴知道大燕收留了璟翎公主,勢必會遷怒於大燕,屆時他們兩國刀兵相見,我國又該如何自處?!”
“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是還是要耐心等待宮中訊息!”
看韓總兵沒有要接回璟翎公主的意思,而且又是以大局為重作為理由,金智賢也不便多說,但心中又甚是掛念,他更擔心的是璟翎公主長留千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