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由於出現了傷員,比賽一時陷入了停滯。司禮官出於謹慎起見上前檢視一番少年的傷勢後,便前往御駕前恭請皇帝陛下裁定。一般情況下,馬球比賽很難避免肢體接觸,受傷也就在所難免。大唐尚武之風盛行,因此如若傷的不是很嚴重,多半不會中斷比賽。但河西牙兵們接二連三的挑釁顯然已難以用合理衝撞來解釋,這已經是**裸的挑釁。
李隆基皺了皺眉頭,根據司禮官的彙報,李括顯然是被惡意放倒的。雖然少年傷的不重,但若自己不做出一番姿態怕是會寒了士子們的心。但最近正是對吐蕃用兵之際,若是嚴懲了肇事者,恐怕軍中會有異言。自己剛剛任命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他便給自己捅下這麼大的簍子,這讓李隆基很是惱怒。自己素來知曉邊鎮牙兵的蠻橫,但沒想到竟跋扈如斯。在帝都禁苑都敢公然行兇,若是到了邊關還不得稱王稱霸?
李隆基剛欲發作,卻見哥舒翰搶先拜倒在身前叩首泣聲道:“臣哥舒翰御下不言,有負皇恩。還請陛下准許臣將肇事者帶回軍營嚴加懲治。”李隆基心中好笑,這哥舒翰忖度人心的功夫倒是一流。自己還沒開口他便站了出來。不過這樣也好,既然他態度不錯,也好從輕發落。不過面上的工作卻要做足,也好敲打敲打這個胡兒。(注1)
思定後李隆基揮了揮手道:“朕平日教授爾等以禮待人,乃是尊奉聖人教化。我大唐以禮德治國,你手下這些行徑哪裡像一鎮節度的親兵?蓄意傷人,跋扈傲驕與土匪強盜何異?莫不是把朕的話都當成了耳旁風,以為朕善而可欺?”
“臣惶恐!”哥舒翰以面覆地,顫聲道。“臣一向遵從陛下之言治軍治民,對河西百姓視如己出。只是平時軍務繁忙,少了時間管束這些瑣事,才令他們養成這等傲驕跋扈的惡習。臣今後一定對他們嚴加調教,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李隆基輕哼一聲道:“朕只望你記住今日的話。為兵為將者,在於開疆拓土,戍邊衛民。若是仗著自己的功勳荼毒百姓,那便與亂臣賊子無異,人人得而誅之!”微頓了頓,李隆基接道:“那些牙兵也不必太過責難,你告訴他們留著勁兒跟吐蕃人打去,待你們奪下了大非川,打下了邏些城(注2)朕親自為你們慶功!”
“微臣遵旨!”哥舒翰再拜,恭謹回道。
一番恩威並施,面上戲份已是做足,自是君臣皆歡。李隆基很是滿意,哥舒翰是個明白人,完全能參透自己傳達的意思。對於他來說並不在乎一兩名牙兵的傷人問題,只要河西軍能給他打下大非川,他絲毫不吝嗇高官顯爵的恩賜。
大唐天子對近前的司禮官又吩咐了幾句,便又與楊妃談笑風生了。
“陛下有旨,給事郎、太子賓客李括勇毅果敢,乃我大唐青年才俊的楷模。擢封為宣節校尉(注3),以資勉勵。”
司禮官高聲將皇帝陛下的恩典傳誦給眾人。那聲音傳的很遠,很遠。。。
。。。。。。。。。。。。。。。。。。。。。。。。。。。。。。。。。。。。。。。。。。。。。。。。。。
注1:哥舒翰乃是西突厥哥舒部人,唐玄宗信任胡兒,認為他們比漢人忠誠。故而十鎮節度使中竟有半數為胡人。
注2:大非川:在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唐朝670年大非川的慘敗標誌著吐蕃全面崛起。直到玄宗年間,在李煒、王忠嗣、哥舒翰等名將的帶領下,才扭轉了頹勢,將戰線推進到青海湖與九曲以西。故而,吐蕃人一直是唐朝心頭的一把利劍。
邏些:今日拉薩。
注3:武官散官名。唐始置,正八品上。
伸手求票啊!
第三十七章 霓裳(四)
李括有些詫異的望著司禮官,似乎不敢相信獲得宣節校尉武官的是自己。這封賞來的太過突然,來的太過及時,竟讓少年生出深深的懼怕感。人性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往往你極力追求一個物件,沒得到時費盡心機只為將它收入囊中,得到後卻不敢把玩,生怕一不留神再丟失了它。這種現象極為明顯的體現在少年動作的遲鈍上,當張延基不斷拉扯李括衣角時,它才意識到自己該領旨謝恩了。
少年向前邁了幾步,便朝皇帝陛下鑾座方向俯身拜了下去。“臣給事郎、太子賓客叩謝陛下隆恩。”
李隆基頗為滿意少年的表現,少年的驚詫、慌亂、感激很好的滿足了大唐皇帝的尊崇感。京城的官員太過油滑,整日往來於天子腳下,讓這些官吏養成了一種忖度主君心理的習慣。做什麼事情前都要思量一番,這事皇上是怎麼想的,我怎樣回答才能